快訊

爸爸失聯11天遺體尋獲 林葉亭確認身分當場崩潰

0050降費用後跟006208該選誰? 達人列10點比較:整體兩者差別不大!

選校系看註冊率易踩雷 大學校長曝優質學校的重要指標

修法「滿65歲不用強制退休」 對勞工有什麼好處?年金給付改變?一次看懂

立法院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正式放寬「65歲強制退休」的規定。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正式放寬「65歲強制退休」的規定。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人口老化危機悄然而至,這也讓勞動市場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就在今年7月,立法院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正式放寬「65歲強制退休」的規定,不過,這樣的規定,對勞工會產生什麼影響?退休年齡延後又有什麼好處?年金給付有什麼改變?

日前,《勞動基準法》第54條修正條文正式通過,也就是說,勞工在滿65歲後,如果想繼續工作,勞雇雙方「得協商」延後退休年齡,但是,許多民眾依字面上的意思,以為滿65歲後,雇主不得強制勞工退休。

不過,有勞團指出,實際上修法後,與現行實務差不多,僅是將協商可能性明文入法,若勞工與雇主合意,則可以延後強制退休年齡,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雇主不得任意更改。勞動部也指出,修法的意義在於鼓勵中高齡及高齡員工能持續投入職場。

延後退休有什麼好處?年金給付可增4%~20%

對於已屆齡退休的民眾而言,如果決定晚點退休,對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有什麼好處?

事實上,對於年滿65歲仍繼續工作的勞工,在未來請領勞保年金時,享有一些好處,包括年資累計無上限、年金給付有展延機制,每延1年給付金額提高4%,最多可增加20%,這也代表年資愈長且延後請領,每月及最終領到的年金也會愈多。

對於現行的勞保年金制度,勞動部補充說明提到,勞保年金制度實施時,已明定老年年金給付的法定請領年齡,將逐步提高至65歲(113年為64歲,115年為65歲)。

勞工若符合法定請領年齡,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並辦理離職退保者,可依規定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另外,勞保年金的年資採計無上限,勞工退休前加保的年資皆可併計,因此投保年資愈多,請領的年金金額將愈高。

另外,勞動部提醒,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定有展延年金給付的設計,勞工保險年資滿15年,只要過了法定請領年齡後(113年為64歲)再提出申請,每延後1年請領,給付金額會增給4%,最多增給至20%,並依增給計算之金額發給至終身,活到老、領到老,勞保年資愈長且延後請領,每月及最終領到的年金金額也會愈多,可提供老年經濟生活安全保障。

勞動部指出,勞工續留職場,繼續參加勞保,仍享有請領勞保其他保險給付包括傷病、失能及家屬死亡喪葬津貼等權益,另外,於年滿65歲前也受有就業保險之保障,如遭遇資遣等非自願離職時,可享有最長九個月的失業給付,及參加職業訓練期間請領最長六個月的職訓生活津貼。

(本文出自2024.10.04《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退休金

延伸閱讀

畢業生無奈曝月薪僅30K 一片網友淚崩取暖:你不孤單

自願提繳退休金影片沒人看?勞部:承辦業者成果展示非宣傳

退休金算盤/勞保薪資動手腳 打錯算盤

退休族重返職場 逾55萬人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相關新聞

最新年終排行榜金融業13連霸 最低這產業平均0.69個月

年終獎金陸續開獎,104人力銀行調查,2024企業平均發放1.12個月年終,其中金融業奪下13連霸、預期平均1.88個月...

政府撥補、投資效益挹注…勞保破產延至2031年 潛藏負債擴大

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昨出爐,因政府連年撥補、投資效益大好,勞保基金用罄大限自二○二八年延至二○三一年,但潛藏負債卻增加至十三...

旅館輪班間隔 勞部評估有條件鬆綁

交通部觀光署提案鬆綁一般旅館業房務清潔等人員輪班間隔時間以改善缺工問題,勞動基準諮詢會昨開會討論認為,在天災、事變或突發...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