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桌宴價位曝光!黃仁勳、魏哲家在「這」吃午餐 談話內容揭曉

當貴族千元有找!世界最迷你國家官網賣爵位、領土 證書免運直送台灣

24款刮刮樂新春刮不完!部落客揭賠率:要中獎就買這張

台灣綠電新選項 以科力拚2025年完成首座波浪能發電廠

台灣波浪能發電先行者以科國際傳捷報,重量級合作夥伴Eco Wave Power(那斯達克股票代碼:WAVE)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Inna Braverman 親自來台,雙方正式簽署設備採購合約,並將相偕前往現場位址進行勘查,展現積極推進建置時程的強大企圖心。圖/以科國際提供
台灣波浪能發電先行者以科國際傳捷報,重量級合作夥伴Eco Wave Power(那斯達克股票代碼:WAVE)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Inna Braverman 親自來台,雙方正式簽署設備採購合約,並將相偕前往現場位址進行勘查,展現積極推進建置時程的強大企圖心。圖/以科國際提供

台灣波浪能發電先行者以科國際傳捷報,重量級合作夥伴Eco Wave Power(那斯達克股票代碼:WAVE)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Inna Braverman 親自來台,雙方正式簽署設備採購合約,並將相偕前往現場位址進行勘查,展現積極推進建置時程的強大企圖心。

以科國際董事長黃齊元並宣布,台灣波浪能發電廠示範場域將於2025年完成建置,為台灣綠電提供新選項。

歷經多年準備,以科國際於2023年完成台灣四周環海的選址評估作業,進行示範場域建置,初期將以100KW發電機組進行測試與驗證。未來發電廠第一階段設置目標為20MW,並將持續推升至400MW以上電廠建置量。

以科國際董事長黃齊元表示,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與設置容量逐年增長,台灣是擁有1,566公里海岸線的海島型國家,高度具備海洋能源的設置潛能,實為我國綠電的關鍵新選項,可望跳脫現有再生能源限制,朝向多元再生能源發展。以科國際期盼透過引進國際級技術,迅速擴大效益,並進一步完成技轉。透過海洋能的創新開發,帶動國內能源產業升級與轉型,建立在全球永續產業的市場地位。

Eco Wave Power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Inna Braverman 則為國際再生能源領域領先人物,Eco Wave Power波浪發電技術並已在以色列成功商轉,現正積極進軍美國。

Inna Braverman 表示,很榮幸成為以科國際的合作夥伴,Eco Wave Power對共同開發台灣波浪能發電的美好願景充滿信心。Eco Wave Power(Eco Wave Power Global AB (publ) )擁有多項兼具成本效益的岸際型波浪能國際專利技術,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以色列能源部視其持有「波浪能先驅者之技術」,並共同投資併網建設項目。

以科國際總經理吳昱廷指出,目前已完成台灣含離島83個潛力設置地點的數據蒐集,初步估計國內波浪發電潛力約有600MW以上之裝置容量,是十分具有發展波浪能潛力的優異環境。

再生能源 綠電 電廠

延伸閱讀

拜登稱以色列有權報復 伊朗透過卡達警告美國:單邊自我克制已結束

因應電網革新 台達電搶先布局 All-in-One 儲能系統

AI浪潮企業成立算力中心 大同看好帶動電廠設備更新

譴責以色列 卡達國王:中東危機是集體種族滅絕

相關新聞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500家企業納碳盤查 2030年減碳目標最高30%

環境部昨天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二○三○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六至百分之卅,比國發會提出的目...

9個月內第三位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日前傳出將於明年3月退休,經濟部今則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月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