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門濃霧攪局…尚義機場航班大亂 上千旅客受困怒喊「我要回家」

明後2天飆高溫上看37度 周三變天轉涼「全台有雨」

環團:農地違章工廠裁罰率僅4成 憂民代再推就地合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比對6縣市政府的檢舉回文和產發署公開的查處資料,6縣市需要被裁罰的案件共有477件,裁罰率不到40%,恐怕60%沒有做到查處。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比對6縣市政府的檢舉回文和產發署公開的查處資料,6縣市需要被裁罰的案件共有477件,裁罰率不到40%,恐怕60%沒有做到查處。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2019年時任總統的蔡英文承諾違章工廠不得汙染、不得新設、不得危害公安,然而即便「工廠管理輔導法」上路後,許多農地違章工廠依舊罰不了、拆不掉,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表示,桃園、台中、彰化、台南、高雄、屏東等6縣市需被裁罰案件共477件,但裁罰率卻不到40%,「工輔法」20年落日的法規再受挑戰,選區民代也可能迫於違章工廠的壓力,亟有可能再修法推動就地合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天舉辦「農地違章工廠為什麼罰不了、拆不掉?6縣市政府查處成效與體質診斷」記者會,揭露2023年12月起針對農地違章工廠現況的調查,尤其地方政府查處量能、無法兌現即報即拆承諾的困境。

2019年「工輔法」修法,明訂2016年5月20日之後新增建農地違章工廠即報即拆,其中也訂定20年落日條款,即須在2039年之前變更土地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來完成就地合法,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沅諭表示,比對6縣市政府的檢舉回文和產發署公開的查處資料,6個縣市需要被裁罰的案件共有477件,裁罰率不到40%,台中裁罰率最高有43%,再來依序是彰化縣40%、桃園市39%、高雄市30%、台南市27%及屏東縣約25%,其餘60%從回文和公開資料皆無法得知裁罰結果,恐怕60%是沒有做到查處,且經打電話訪談公務員發現,6縣市予以第一次罰鍰後,後續都沒有主動複查違建是否已經自行拆除,於是沒有針對違規行為連續裁罰。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任吳慧君表示,從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違章建築案件統計月報表,可看出彰化縣政府在拆除違建上執法相當消極,彰化縣2023年編列350萬拆除預算,僅拆除29件違建,是6縣市中拆除數量最少,而且少得離譜的縣市,同時彰化縣也是農地違建的大本營,目前還有1萬件各類違建待排拆,以彰化縣政府的拆除速度,等於是默許農地違建的存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彰化環盟呼籲,各縣市農政單位應進行非都市土地的複查,以落實連續裁罰的執法義務,也應強化「非都市土地聯合取締小組」協調監督功能,確認查處分工與進度,增加查處預算與人力以解決查處不彰問題;但也擔憂若農地違章工廠還是罰不了、拆不掉,等於「工輔法」20年的落日法規將再受到挑戰,最糟的情境是選區民代迫於違章工廠的壓力,很有可能再修法推動就地合法。

農地 違建

延伸閱讀

影/SRF製造與使用爭議不斷 環團籲政府盡快制定相關法規

恒大汽車上半年預計巨虧911億 天津廠已停產只剩40多人

美光81億買友達廠 在台衝AI…預計今年底完成交易

Mercedes-Benz S-Class需求低迷 連產線都縮減

相關新聞

中經院:今年經濟成長難保3 最慘恐零成長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計畫,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風險全面上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表達,將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

談核能延役與重啟 彭啓明:不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因此核電延役修法是否通過,備受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

一句「把吃苦當吃補」被狂酸 被問到今天幾點起床?郭智輝斷然回一句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小時候都睡到8點,但現在6點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遭酸現在這位子坐得很苦、不知民...

國安基金增至1兆 財部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引發台股劇烈波動,儘管國安基金已啟動護盤,但基金規模五千億元是否足以因應護盤所需引發外界關注。針...

川普關稅戰 中研院認經濟成長率3.1%「不可能達成」、一定會下修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已授權關稅措施暫緩實施90天,而對中國的關稅即刻提高至125%。中研院今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針對川普造...

楊金龍:台灣央行穩定持有美公債 對美國政府融資成本有降低的貢獻

中央銀行加碼投資美國公債也能成為對美談判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今日在答詢時指出,倘若之後美國政府為了增加投資而發行新的公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