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特聘宮鬥/加給是祕密 升「皇貴妃」台大加薪至少6萬

台中沙鹿民宅清晨大火救出5人 阿公和孫子不治

政院撥補台電 明年再編千億…打銷部分累虧改善財務

賴政府大手筆救台電,除了今年爭取追加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待立法院通過外,行政院明年總預算再編列1,000億元預算加碼撥補台電,避免台電面臨資不抵債的破產局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大手筆救台電,除了今年爭取追加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待立法院通過外,行政院明年總預算再編列1,000億元預算加碼撥補台電,避免台電面臨資不抵債的破產局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大手筆救台電,除了今年爭取追加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待立法院通過外,行政院明年總預算再編列1,000億元預算加碼撥補台電,避免台電面臨資不抵債的破產局面。這2,000億元都必須待立法院審查通過。

經濟部官員表示,台電若能獲得這2,000億元撥補,其財務條件及經營狀況將可改善很多。

外界關切10月電價動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3)日表示,電價是否調漲,一切以穩定民生為優先考量,他個人認為4月已漲電價,如果沒有重大因素,電價審議會當然也會以民生安定、穩定為重要考量,會在此原則下進行,不過最終仍應由電價費率審議會處理。

接下來,政院有2,000億元撥補台電預算在立院審查。第一筆1,000億元,是今年追加預算,目的是要使台電今年能夠損益兩平,10月電價不調漲;第二筆1,000億元撥補,則是用來打銷部分台電累虧。台電截至2023年底累虧高達3,826億元。

2023年以來,政府已編列經費,為台電增資2,500億元,疫後條例撥補500億元,若再加上將於立法院審查的2,000億元撥補,總計台電增資、撥補金額累計達5,000億元。

近年因俄烏戰爭開打,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台電擔任「物價消波塊」角色,產生龐大累計虧損,近二年電價調幅追不上累虧,經濟部爭取由政府撥補,一方面抑低電價漲幅,二方面也要避免台電因資不抵債而破產。

公司法明定,公司資產顯有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時,董事會應即聲請宣告破產。台電目前資本額為5,800億元,即便2024年可以損益兩平,但截至2023年底累虧3,826億元,如果政府不撥補,台電仍然是資不抵債。

因此經濟部在明年預算中,再度編列1,000億元撥補台電,使台電累計虧損降至2,826億元,累虧不到資本額一半。經濟部官員強調,台電財務及經營得以永續,才能穩定供電,在能源轉型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法中有資不抵債、即要宣告破產之規定,若無法漲電價,改善作法就是增資及撥補。增資可讓台電債務有再增加空間,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撥補就是直接打消台電債務,對台電財務較有幫助。

台電 增資 電價

延伸閱讀

高雄林園區汕尾頻繁停電惹怨 台電:已提出改善方案

痛批郭智輝「流氓」!賴士葆:綠把台電搞虧損、再要脅立院補貼…合理嗎

雷雨致161kV輸電線路跳脫 新北桃園4.4萬戶停電

卓榮泰:0到6歲國家一起養 明年預算1082億元

相關新聞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500家企業納碳盤查 2030年減碳目標最高30%

環境部昨天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二○三○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廿六至百分之卅,比國發會提出的目...

9個月內第三位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請辭獲准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日前傳出將於明年3月退休,經濟部今則證實,連錦漳請辭已經獲准,預計任職到明年2月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