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住蘇聯?川普「大清洗」各機關1類部門 再威脅未舉報抗命者下場慘

精舍推車運屍疑凌虐命案 吳姓女住持3人交保...限制出境科技監控

名家觀點/綠色新政?

太陽能板。 路透通訊社
太陽能板。 路透通訊社

今年的夏天酷熱難當,各種火線新聞更是讓人腎上激素激增,美國總統候選人之一、前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參加造勢活動時驚傳中槍,所幸沒有大礙;幾天後,原本打算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卻意外宣布退選,推薦其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替競選。

不用半年時間,我們就會知道到底是共和黨川普強勢回歸,還是由賀錦麗成功延續民主黨政權。若單就環境議題面向,兩人的立場南轅北轍,這表示即將來臨的,不僅只是一場美國總統大選而已,更有可能決定了地球未來適不適合人類繼續居住。

時間倒轉回幾周前,向來位居綠色發展領頭羊的歐洲也陸續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轉折。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在6月初的歐洲議會選舉,打著「反馬克宏(法國總統)公投」的口號,拿到突破三成的史上新高得票率,刺激馬克宏無預警宣布一場政治豪賭-解散國會、提前改選;所幸在第二輪投票,法國人民以超高投票率阻止國民聯盟成為國會最大黨;表示多數法國人民依舊相信全球化、拒絕民族主義、認為環境議題舉足輕重。

在一波接一波、令人眼花撩亂的國際訊息中,勉強令人眼睛一亮的是英國工黨在睽違了14年之後重返執政,新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選前就承諾,將氣候與乾淨能源放在優先順位,2030年實現電力脫碳、終結英國境內生產石油天然氣、成立「大英能源公司」(Great British Energy)全力發展綠色科技。但脫歐之後的英國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其後續發酵有待觀察。

回想2019年底歐盟執委會宣示的「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at Deal),洋洋灑灑公布了涵蓋各領域的行動路線圖與重點策略方案,透過積極管制溫室氣體排放、希望在2050年達到氣候中和;大西洋彼岸的拜登總統,也在上任後不久宣示推動,美國將於2050年加入淨零排放的行列。今昔對照,不禁令人感嘆此一時彼一時也;再加上深陷泥沼的俄烏戰爭,相當程度消磨歐洲各國在綠色新政上的企圖心,改以較務實妥協的方式穩健前進。

也因此,7月中順利連任的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綠色新政中加入大量有關潔淨產業(Clean Industrial Deal)的法案方向,期待以最簡單、公平及具成本效益的路徑來實現減排目標。換言之,希望以政策引導產業進行減碳轉型或投入相關創新,借重私部門的創新、效能與自律,在各國公部門合作遲遲未見明顯進展之際,依舊可以持續對抗或減緩氣候危機的負面衝擊。

這種觀點某種程度類似於筆者向來主張的「企業倫理」-以企業為主體,針對各利害關係人從事合宜行為、建立適當關係,以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也十分雷同發源於美國民間、近年來風起雲湧的「B型企業」-利用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為所屬環境(利害關係人)帶來正面影響力。因為我們關心各利害關係人-客戶、同仁、股東、環境、社會、供應商,所以會不斷致力創新、提高經營效能、獲取適當利潤,避免竭澤而漁、焚林而獵,以公平兼顧各利害關係人權益。

若能以政策支持產業認同企業倫理,或至少鼓勵產業先進行操作相對容易的溫排減量,說不定能讓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倫理消費;不久的將來,自然也會有愈來愈多選民願意擁護嚴正看待氣候議題的政治人物,或許我們就能迎來公私部門通力合作、齊心為地球降溫的一日。

(作者是信義房屋創辦人)

法國 美國

延伸閱讀

華郵民調7關鍵州 川普領先4個 賀錦麗帶動搖擺州支持度

WSJ:賀錦麗沒挑夏皮洛 部分立場不利民主黨團結

世界日報社論/走出拜登陰影 賀錦麗的外交政策

泰勒絲IG照疑出現賀錦麗背影!歌迷興奮猜為美選表態埋伏筆

相關新聞

政府撥補、投資效益挹注…勞保破產延至2031年 潛藏負債擴大

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昨出爐,因政府連年撥補、投資效益大好,勞保基金用罄大限自二○二八年延至二○三一年,但潛藏負債卻增加至十三...

旅館輪班間隔 勞部評估有條件鬆綁

交通部觀光署提案鬆綁一般旅館業房務清潔等人員輪班間隔時間以改善缺工問題,勞動基準諮詢會昨開會討論認為,在天災、事變或突發...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