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懶到不行!3大星座LINE最愛「已讀不回」射手怕浪費時間、第一名回貼圖不錯了

將過春節假期…新憲訴法明生效 憲法法庭今是否裁定受矚目 

劉寶傑因輸李正皓辭「關鍵時刻」?11年戰友曝內幕:確實該休息

台印度MOU初審過關 附帶決議3個月內提直聘規畫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初審通過「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與印度台北協會促進僱用印度勞工暸解備忘錄」,但附帶決議要求勞動部3個月內提直聘規畫。記者葉冠妤/攝影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初審通過「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與印度台北協會促進僱用印度勞工暸解備忘錄」,但附帶決議要求勞動部3個月內提直聘規畫。記者葉冠妤/攝影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審議「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與印度台北協會促進僱用印度勞工暸解備忘錄」。對於引進印度移工將採直聘、仲介雙軌制,不分朝野立委皆擔憂,若我國直聘模式不改善,最終雙軌仍會淪為單軌,由仲介獨攬,最後MOU初審通過,但附帶決議要求勞動部3個月內提出印度移工直聘規畫的書面報告。

勞動部長何佩珊詢答時說,引進印度移工將採雙軌制,但直聘模式嘗試創新作法,建立直接聘僱印度勞工資訊系統,同時也會改善國內直聘申請流程。而她也坦言,現行國內直聘使用率低,推動不容易。

立委林淑芬直言,韓國國對國直聘引進了17個國家的移工,現在台灣只在是在談1個國家的國對國直聘,政府卻連一個印度都沒有意願好好做,不願意扛起國家責任,韓國直聘之所以能運作,最主要關鍵在於他們有一套「SPAS系統」,串連各部會,整合聘僱許可、選工等,資訊公開且勞雇雙方都可近用,而且韓國的執行單位是行政法人,代表國家公權力,肩負起起移工技能訓練、居留,選工等服務,甚至還可以幫雇主簽訂勞動契約,若勞動部繼續不準備、不努力,那麼就算引進為雙軌制,最後也只會剩下單軌制,讓仲介繼續獨大。

何佩珊則回答,勞動部已經正在研議建置系統,預計系統年底前可完成,同時也推動勞政友善計畫,簡化申請流程,但她提到,無法保證可以做到跟韓國一樣。

林淑芬更直指,大家都知道仲介在台違法向移工收取買工費,但勞動部裁罰只有8件。對於何佩珊回覆委員可以提出檢舉,林淑芬更高聲回嗆,這代表政府退位、放任,還叫立委檢舉,「現在沒政府啊?」她認為,引進印度移工是個契機,透過小規模試辦,run出一個國對國直聘的運作模式,藉此改善高額抵債、強迫勞動的現況。

立委洪申翰也認為,拆解韓國直聘的幾個元素,台灣最大差別就是SPAS系統,過去我國引進泰國移工也試圖嘗試SPAS系統,但因配套不足而失敗,雇主仍然仰賴仲介,現在印度是個新機會,勞動部應下定決心做好,不要讓我國的直聘猶如雞肋。立委陳昭姿也要求勞動部建置好系統,才不會淪為名義上雙軌、實則單軌制。

經朝野立委討論,委員會最後決議通過台印度勞工MOU,將直接提報院會討論,不須經過黨團協商。但附帶決議要求勞動部3個月內提出直聘規畫的書面報告,勞動部也應指定或設置專責機構,並擬定績效指標,明定直聘引進比例。

勞動部 印度 移工

延伸閱讀

影/開放印度移工 何佩珊:初期不超過千人

勞動部:開放印度移工以製造業為主 初期不超過千人

專訪/「鐘點移工」下半年重啟試辦 勞長何佩珊:無巴氏量表限制資格

麥玉珍告林淑芬出拳涉傷害 黃國昌陪同控民進黨造謠

相關新聞

政府撥補、投資效益挹注…勞保破產延至2031年 潛藏負債擴大

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昨出爐,因政府連年撥補、投資效益大好,勞保基金用罄大限自二○二八年延至二○三一年,但潛藏負債卻增加至十三...

旅館輪班間隔 勞部評估有條件鬆綁

交通部觀光署提案鬆綁一般旅館業房務清潔等人員輪班間隔時間以改善缺工問題,勞動基準諮詢會昨開會討論認為,在天災、事變或突發...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