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能源路徑難減碳 彭啟明坦言:2030年前減量目標難達到
環境部昨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2年淨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21年下降4%,但能源部門碳排放量相比基準年2005年卻不減反增。環境部長彭啟明坦言,2030年以前的減量目標實在難以達成,以目前的國家能源路徑來看也還看不到有效解方。
根據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指出,我國歷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中,自2007年出現峰值後逐年下降至2020年,2021年因疫情趨緩經濟復甦帶動用電成長,致使溫室氣體排放量呈單一年度上升情形,2022年排放量則再翻轉下降。
雖然整體碳排放量有下降,但是能源部門2022年碳排放量為2億7368萬3000公噸,較基準年2005年2億6688萬8000公噸增加6.25%;運輸部門2022年碳排放量3億4696萬公噸也比2021年的3億3905萬公噸略增791公噸。
彭啟明今天參加「第9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典禮受訪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台灣的經濟成長比其他國家好,碳排也相對增加,國內淨零碳排的驅動力其實都還沒完全展開,風力設備的施工也受到疫情而延遲,現在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綠能和找到新興減排科技,例如氫能等,不過以目前的國家能源路徑暫時還看不到有效方法。
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規畫,第二期(2021-2025年)目標較基準年減少10%;第三期(2026-2030年)則較基準年減少25%至28%。
彭啟明指出,台灣距離2025年或2030年的階段減量目標都還有一段很大的差距,坦白說「非常難做到」,身為環境部長必須遵守「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目標,但對未來國家政策的改變都會尊重,是否使用核能也要有全民大多的共識,核廢料也要能被安全的處理,民眾覺得減碳要快,但在既有的生活習慣下很難做到,這是大家都要正視的事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