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春節連假首日…淡水9旬翁疑闖紅燈過馬路被撞 送400公尺外醫院仍不治

要特別注意!年節中最「凶運」3大生肖 化解方法一次看

來真的!川普政府宣布:墨西哥灣正式更名為美洲灣

歐洲形象展台灣首發 搭起兩地產業橋樑

歐洲台灣形象展開展。(邱馨儀攝)
歐洲台灣形象展開展。(邱馨儀攝)

歐洲台灣形象展在德首發,聚焦兩大關鍵,包括智慧(生醫、生活)、綠色。臺灣形象展(Taiwan Expo)」首度登陸歐洲,聚焦綠色、數位發展政策,智慧交通館推出電動載具、無人機載具、充電、共享及車載應用產品,提供智慧移動產業全面的解決方案,為台灣與歐洲產業開發共同商機。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外貿協會共同籌畫的「海外經貿推廣旗艦型活動—臺灣形象展」首度登陸歐洲,「2024年歐洲臺灣形象展」於10日在德國柏林市具有146年歷史的德國電信大樓盛大登場,開幕典禮現場政要名流雲集,來自德國及歐盟官員及多位德國國會議員蒞臨現場表達對與臺灣交流的重視。展覽適逢四年一度的歐洲國家盃在柏林開打,啟動儀式也搭上足球賽熱潮,在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踢出象徵臺歐合作共創共榮的致勝球中揭開序幕。

黃志芳指出,半導體與無人機都是未來將呈現大幅成長的產業,此外電動載具前景樂觀,此次前進歐洲,可望為台灣產業與歐洲市場擴展合作商機。此外台積電(2330)在德國德勒斯登建廠,更引發歐洲相關產業的高度重視,在此次的半導體論壇除了台積電之外,參與業者並有歐積電、墨克、英飛凌等,外貿協會希望能為台灣歐洲半導體產業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次展覽主題「Digital Horizon, Green Tomorrow」呼應歐洲最新綠色、數位發展政策,結合歐洲市場需求與趨勢共徵集110家臺灣企業國家隊參與展出。智慧交通館推出電動載具、無人機載具、充電、共享及車載應用產品,提供智慧移動產業全面的解決方案。智慧醫療館針對兩大主題—智慧醫院及遠距醫療展出AI先進醫療科技產品。低碳生活區主打在生活中實踐永續,展出符合循環經濟3R(Reuse, Reduce, Recycle)理念的產品,其中有運用回收牡蠣殼和廢料製成的產品以及展示政府輔導減碳包裝的設計成果。智慧生活展區打造一日智慧生活圈概念,運用AI、IoT等技術展示產品和服務,如work from home (WFH)情境展示、VR電競及娛樂體驗,透過智慧科技產品輔助,讓智慧居家生活成為新日常。

展覽另一大亮點是同日辦理臺歐半導體合作論壇,邀請台積電、聯發科、瑞昱、Merck、Infineon等重量級企業講者共同探討目前最熱門的議題如:半導體供應鏈管理、車用電子領域的合作,及半導體人才培育與技術創新,以促進臺歐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歐盟成長總署(DG GROW)轄下的歐盟產業聚落交流平臺(ECCP)聚集歐洲6國7個產業聚落(Cluster)特別組團前來觀展,將辦理臺歐盟商務與產業聚落研討會。歐洲經貿網臺灣商務中心(EEN)結合線上媒合洽談平臺(B2MATCH),邀請14個國家23個聯絡點共同宣傳參與,欲藉由臺灣形象展平台擴大臺歐合作之影響力。

歐洲台灣形象展從足球迷開始展開。(邱馨儀攝)
歐洲台灣形象展從足球迷開始展開。(邱馨儀攝)

半導體 台積電

延伸閱讀

雷虎科技推出商用無人機地面站 進軍歐美無人機巿場

陸無人機金門投傳單「認祖歸宗」 涉事企業被當局約談…影片下架

暗助中國?蕭茲:反對「封閉」歐車市 願與中車商公平競爭

無人機飛金門發統戰傳單 福建科技公司傳被當局約談後撤空投影片

相關新聞

政府撥補、投資效益挹注…勞保破產延至2031年 潛藏負債擴大

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昨出爐,因政府連年撥補、投資效益大好,勞保基金用罄大限自二○二八年延至二○三一年,但潛藏負債卻增加至十三...

旅館輪班間隔 勞部評估有條件鬆綁

交通部觀光署提案鬆綁一般旅館業房務清潔等人員輪班間隔時間以改善缺工問題,勞動基準諮詢會昨開會討論認為,在天災、事變或突發...

四接案 環團促謝國樑表態

基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本周五第六度叩關環評初審會議,基隆市工商團體昨天首度表態支持四接,同時間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等...

高齡家庭更苦!CPI年增率連四年破2% 去年2.37%高於全體平均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2024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18%,同步發布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65歲以上)CPI...

【重磅快評】經濟部選擇性支持綠電

推廣綠電、綠鏈企業是經濟部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不全然是,對經濟部「業績」有幫助的企業界當然支持,如果影響經濟部管轄的大企業...

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前11月大賺6,940億元 勞工分紅每人可領5.4萬

勞工今年3月分紅可期,隨著2024年台股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走揚,新制勞退基金表現優異,截至2024年11月底,大賺6,9...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