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亭愛記仇?克宮前發言人昔婉拒工作邀約 15年來兩人再也沒說話

製造業生產陷史上最長黑 但「這3產業」生產意外轉為正成長

經濟部預測製造業生產今年全年難以轉為正成長,亦即確定今年全年為負成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預測製造業生產今年全年難以轉為正成長,亦即確定今年全年為負成長。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發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91.38,年減10.53%、製造業生產指數90.74,年減10.7%,跌幅較預期縮小,雙雙呈連續15個月負成長,也是史上最長黑。但經濟部指出,因AI伺服器帶動下,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創歷史單月新高,9月還有望繼續創高;此外,基本金屬及汽車及其零件業亦意外轉為正成長。

經濟部預測製造業生產今年全年難以轉為正成長,亦即確定今年全年為負成長。惟在一片長黑之中,還是出現閃光點。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解釋,8月跌幅之所以較預期少,主要因為消費性電子產品新品推出、以及部分傳統產品出現短單,皆挹注生產。

他表示,近期國際品牌推出消費性電子產品新品,各界預測手機消費量不如預期,今年第4季和去年同期相較或許是「旺季不旺」,但還是會比第3季表現佳。

經濟部指出,8月製造業生產仍有一些閃光點值得觀察。首先,黃偉傑表示,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8月生產指數來到122.99,創歷年單月新高,月增3.84%,年增2.83%,在各業中一枝獨秀,正是拜AI應用帶動伺服器需求之賜;且從廠商動向指數來看,9月仍有機會再創高,AI帶動這股「小風」持續醞釀中;惟他指出,業界對AI伺服器需求亦出現雜音,這項需求為投資性,有部分廠商認為應該減緩投資。

第二,8月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雖呈年減16.78%,但月增12.27%,黃偉傑說,主要是就消費性電子產品新品推出拉動生產。其中,面板及其組件業生產由上月負成長5.74%,8月一口氣轉為正成長11.15%,主因大尺寸面板因應年底旺季備貨需求而增加,另車用電子也切入大尺寸面板。但小尺寸則因手機買氣不佳呈疲弱。

第三,8月基本金屬業生產亦轉為正成長0.78%,結束連續長達20個月負成長走勢。而8月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生產年減0.53%,跌幅縮小。黃偉傑分析,傳產接獲部分短單,主要在上游材料及基本金屬,另鋼鐵大廠因應9月歲修先行生產,推升傳產生產。惟他表示,短單不能視為長期動能,加上機械業生產仍明顯疲弱,傳產生產是否持續轉為正成長仍不容易。

此外,因部分新車款買氣熱絡,帶動汽車及其零件業生產年增1.3%,結束連續2個月負成長。

整體來說,經濟部表示,因全球景氣復甦遲緩,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拉長,累計今年前8月製造業生產年減17.1%。展望未來,雖然AI、車用電子應用持續擴增,國際品牌推出新品、中國大陸十一假期前備貨,可望維繫國內生產動能,但「升息和通膨等負面影響仍在,且從未消除過」。

工業生產指數 經濟部 製造業 AI

延伸閱讀

屏東明揚工廠大火 勞團點名勞動部:落實監督莫讓違法慣犯釀重災

明揚大火 勞動部:1周內勞檢母公司明安6廠場 若違法就嚴懲

屏科惡火造成嚴重死傷 王美花:配合調查

屏東工廠大火 經部:救災優先、詳細原因待查

相關新聞

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 創23年同期新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月減0.05個百分點,續寫23年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41%...

避免黑箱質疑…旅宿移工報告設密件 部會互槓

旅宿業缺工爭議未歇,交通部觀光署已於十月底將「旅宿業開放外籍移工評估報告」送至勞動部,本報獨家掌握,因報告採「密件」形式...

台積電赴美投資效應 Q3海外直接投資淨額創單季新高

中央銀行今日公布最新的國際收支統計,其中,台積電在本季擴張對美國投資金額,使得第三季的59.1億美元直接投資淨額,再創2...

非薪水而是物價又漲逾3%…CPI攀九個月高點! 外食、租屋族對通膨很有感

主計總處昨(7)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於颱風推升蔬菜及水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房租持續上漲,10月C...

富士康被查稅 遠東董座徐旭東:我們帳很清楚 隨時可來查

鴻海(2317)旗下富士康集團近期在中國大陸遭查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今(3)日出席SOGO周年慶前造勢記者會,會後被...

貧富差距十年新高 主計長朱澤民坦承:政府責任大

物價高漲,導致國人薪資負成長,受僱員工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逐年下降,家庭可支配所得倍數擴大;立委質疑分配不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