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能片面停止發放

勞工示意圖。記者林澔一/攝影
勞工示意圖。記者林澔一/攝影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一、三節禮金通常是哪些節日發放?

一般來說,三節禮金的「三節」通常指的是農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雇主會選在這段時間,發一些禮金給員工開心過節,屬於員工福利的一種。此外,目前也有些公司會額外自訂「三節」日期,像是小編就曾聽聞過,某家金融企業是將母親節、父親節、農曆春節訂為「三節」,一樣會在這些特別節日裡發放三節禮金給員工。

二、雇主因營運問題,突然取消三節禮金可以嗎?

關於三節禮金的性質,究竟在法規上有沒有發放的強制性呢?事實上,依據《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第3款就有明文規定,哪些獎金不屬於工資上的「經常性給付」,而三節禮金就名列在榜上。

換言之,舉凡公司分紅、年終獎金、三節禮金、員工子女教育補助費、婚喪喜慶由雇主致送的賀禮、慰問金或奠儀等,都不在《勞基法》保障的薪資範圍內,雇主也沒有一定要發放三節禮金的義務。

但須留意的是,假設雇主跟勞工曾在勞工契約中約定保障年薪,像是某科技公司老闆曾跟工程師小班約定:「我們公司年薪保障14個月,而且年薪發放的約定方式包括三節禮金。」那麼三節禮金就會被認定屬於約定薪資的一部分,雇主就不能片面停止發放

三、雇主發三節禮金一定要給現金嗎?

另一方面,三節禮金的發放形式除了現金以外,有法規上的既定方式嗎?答案其實也是沒有的,雇主可以選擇發餐券、飯店住宿券、百貨公司禮券、大賣場現金券、網購點數卡、便利商店儲值卡等,甚至是飛機、高鐵、客運等交通票券。三節禮金發放的價值和種類就視工作性質,每家公司多少有所不同。

不過,同樣有例外的情況是,若屬於上述提到的工程師小班案例,雇主和勞工是簽署保障年薪的工作合約,而且年薪發放的約定方式包括三節禮金,那麼按照規定,雇主就一定要提供現金給小班。

最後,看完以上有關三節禮金的法規小常識,不知道你有沒有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權益呢?又或者更期待即將到來的中秋禮金呢?其實不論最終是開心拿到紅包禮金還是中秋月餅禮盒,若雇主能善用發禮金的方式來獎勵員工的辛勞,也能間接增加團隊的歸屬感,甚至大家總說,如果中秋禮金增加,往往也意味著年終獎金有望跟著增加,如此一來,更能直接刺激員工在最後一季再衝刺一波績效。

◎本文獲「518職場熊報」授權轉載,原文:中秋節不發三節禮金有違法嗎?3個常見QA帶你秒懂獎金學問

中秋節 薪資 老闆 月餅 端午節 年終獎金 三節獎金

延伸閱讀

「1短夾錢包換成3個長夾式」理財法曝光! 他28歲買房、35歲成千萬富翁

「精緻窮」就是裝得好像很有錢! 五大特點曝光:信奉能花錢解決的都是小事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父親留下遺產但無遺囑…三兒子把財產均分即可? 律師:最好簽分割協議書

相關新聞

侯康政見推青年購屋免頭款 財政部這樣說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今(8)日推出「青年購屋有好康」政見,主張免頭期款、555方案,並由政府及銀行補貼0.5%的利息5...

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 創23年同期新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月減0.05個百分點,續寫23年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41%...

避免黑箱質疑…旅宿移工報告設密件 部會互槓

旅宿業缺工爭議未歇,交通部觀光署已於十月底將「旅宿業開放外籍移工評估報告」送至勞動部,本報獨家掌握,因報告採「密件」形式...

台積電赴美投資效應 Q3海外直接投資淨額創單季新高

中央銀行今日公布最新的國際收支統計,其中,台積電在本季擴張對美國投資金額,使得第三季的59.1億美元直接投資淨額,再創2...

非薪水而是物價又漲逾3%…CPI攀九個月高點! 外食、租屋族對通膨很有感

主計總處昨(7)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於颱風推升蔬菜及水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房租持續上漲,10月C...

富士康被查稅 遠東董座徐旭東:我們帳很清楚 隨時可來查

鴻海(2317)旗下富士康集團近期在中國大陸遭查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今(3)日出席SOGO周年慶前造勢記者會,會後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