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習慣手機螢幕更新率120Hz回不去60Hz該怎辦?內行人建議這樣用就不卡

持續晴朗暖熱 下周末北部轉濕冷 專家:先準備保暖衣物

MLB/10年7億美元轉隊 大谷:想為道奇、棒壇拚到生涯終點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立法六大重點一次看

行政院今天通過最低工資法。(余弦妙/攝影)
行政院今天通過最低工資法。(余弦妙/攝影)

行政院今(21)日通過勞動部擬具的《最低工資法》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草案將有六大重點,包括,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定期開會、明確審議參採指標、完備最低工資的議決及核定程序、建立跨領域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機制、確保勞工最低工資權益及處罰違反最低工資的事業單位及最低工資與基本工資制度順利銜接。

勞動部指出,為完善最低工資審議機制,保障勞工及其家庭的生活,該部推動最低工資法立法,將最低工資所需參考的社會經濟指標入法,並建立最低工資審議會的議事規則及設置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機制。該草案共19條,以下則為六大修法重點。

一、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定期開會

由勞動部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成員由勞、資、政、學四方委員代表組成,藉由社會對話機制,擬定具有共識的最低工資調整方案。審議會應於每年第3季召開會議,以確保最低工資的調整時程。

二、明確審議參採指標

將最低工資所需參考的經社指標入法,並從現行基本工資審議經驗,將各界最具共識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列為應參採指標,且定明各項得參採指標,就整體經濟社會情勢通盤考量,使審議機制兼具穩定與彈性。

三、完備最低工資之議決及核定程序

審議會的議決採共識決為原則,如無法達成共識,再以多數決作成決議。並明定最低工資的核定公告實施程序,以及行政院不予核定審議通過的最低工資時,由勞動部再行召開審議會的重審機制,以消除外界對最低工資調整的不確定感。

四、建立跨領域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機制

研究小組成員涵括學者專家,以及與國家整體經濟社會情勢相關之部會代表。由該小組研究最低工資實施對經濟與就業狀況的影響,並就審議指標數據的變動幅度與未來變化綜合評估,作成相關報告及最低工資調整建議,提供審議會審議參考,俾利聚焦討論。

五、確保勞工最低工資權益及處罰違反最低工資事業單位

為有效落實最低工資之目的,明定勞雇雙方議定的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如有違者,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並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其罰鍰至150萬元,且公布姓名及限期令其改善,未改善者應按次處罰。

六、最低工資與基本工資制度順利銜接

為免法律適用產生空窗期,明定最低工資公告實施前,仍然繼續適用原核定的基本工資數額,且首次訂定的最低工資不得低於原基本工資,以確保勞工工資權益。另,其他法規有關基本工資規定未及修正者,應適用本法最低工資之規定。

勞動部進一步表示,最低工資法」=草案送入立法院後,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委員溝通協調,希望早日完成立法程序。法案通過後,將積極準備後續各項工作,特別是建置審議會與研究小組等配套機制。期盼藉由制定專法,讓制度更為健全,達成蔡總統穩定明確的調整最低工資,撐住勞工及其家庭經濟生活的承諾。

勞動部 立法院 最低工資法

延伸閱讀

農業部明政院報告進口蛋 食藥署2019就規定蛋液標原產地

首部虛擬資產專法草案 江永昌:有效監理與發展

「加班」強制換補休、未滿一小時不算…其實都違法!5大常見錯誤帶你破解

最低工資法 力拚三讀

相關新聞

侯康政見推青年購屋免頭款 財政部這樣說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今(8)日推出「青年購屋有好康」政見,主張免頭期款、555方案,並由政府及銀行補貼0.5%的利息5...

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 創23年同期新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月減0.05個百分點,續寫23年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41%...

避免黑箱質疑…旅宿移工報告設密件 部會互槓

旅宿業缺工爭議未歇,交通部觀光署已於十月底將「旅宿業開放外籍移工評估報告」送至勞動部,本報獨家掌握,因報告採「密件」形式...

台積電赴美投資效應 Q3海外直接投資淨額創單季新高

中央銀行今日公布最新的國際收支統計,其中,台積電在本季擴張對美國投資金額,使得第三季的59.1億美元直接投資淨額,再創2...

非薪水而是物價又漲逾3%…CPI攀九個月高點! 外食、租屋族對通膨很有感

主計總處昨(7)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於颱風推升蔬菜及水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房租持續上漲,10月C...

富士康被查稅 遠東董座徐旭東:我們帳很清楚 隨時可來查

鴻海(2317)旗下富士康集團近期在中國大陸遭查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今(3)日出席SOGO周年慶前造勢記者會,會後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