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修法 大戶碳盤查新增保密條款

環境部昨(14)日公告修正「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自明年起,排碳大戶辦理碳盤查,改採盤查、查驗分流辦理,應在4月底前登錄盤查資料、10月底前上傳第三方查驗結果,並新增保密條款,保護企業營業祕密。
此次修正有兩大好處,首先可減少查驗機構量能不夠而塞車情況,其次也能讓環境部儘早掌握企業排碳。
碳盤查是減碳的基本功,環境部已公告第一批、第二批強制碳盤查登錄對象,共約500家排碳大戶,原先規定這些企業應在每年8月31日前上傳排放清冊、盤查報告、查驗資料等,明年起改採分流辦理。
環境部表示,今年6月預告草案後,陸續收到產業界意見。原先草案訂定盤查登錄期限為每年3月31日,但企業反映時間太短,因此正式公告版本改為每年4月30日前;至於查驗結果上傳期限則維持草案訂的10月31日。
另外,原草案規定,企業查驗作業不得連續「五年」由同一查驗「機構」執行,正式公告版本調整為不得連續「六年」由同一「主導查驗員」執行,維持查驗獨立性。
為保障企業營業祕密,也新增規定要求事業盤查及查驗資料應予保密。
同時也規範排放量計算方式,以利遵循,明定排放係數法、質量平衡法、直接監測法等計算方式及規範。
此外修正辦法也訂定,若未如期完成登錄、查驗、未依規定妥善保存資料、盤查登錄排放量與主管機關查核結果差異達5%以上者,將通知限期補正或改善,屆期未補正或改善,可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按次處罰。
環境部表示,辦法自明年1月1日上路,提醒具有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源的事業,應在每年4月30日前依規定完成盤查登錄作業,盤查資料應經查驗者,應在每年10月31日完成查驗作業,以免受罰。
▪ 美國買房大又便宜? 她曝「這些費用」高到嚇人:台灣別羨慕海外
▪ 花14億買下「絕美必去島」卻不開發 信義打什麼算盤?
▪ 房市真回溫?專家揭數據「只剩年輕人在衝」
▪ 老父趕「跨年贈與」送兒土地 多一動作省稅60萬
▪ 買錯了! 桃園投資2屋新房「2個月都沒人租」 內行人揭2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