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封徐若熙「154公里怪物」韓媒:連續被台灣投手壓制

如何知道自己可能得了白內障?白內障6前兆 頻繁變更眼鏡度數要注意

司法官學院驚爆兩名準司法官性騷女同學 一人原職是警察

數位部公告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 包括四大方向

數位部指出,於2023年6月27日公告「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各界可於6月27日至8月25日,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眾開講提出修法意見。此次修法將包括四大方向。

數位部表示,為增進電子文件與電子簽章之普及運用,施行迄今已逾20年之久,期間並未歷經修正的「電子簽章法」,所謂的電子簽章,法律定義為「依附於電子文件並與其相關連,用以辨識及確認文件簽署人身分、資格及電子文件真偽者」。為了兼顧傳統瀏覽文件的習慣,目前有些電子簽章服務也能做到將有演算法為基礎的簽章圖像化,使用者自己的圖像,例如簽名、符號、圖像等等。

這也容易造成簽名圖檔與電子簽章的混淆,認為一般圖片檔加入簽名、或簽名圖檔放在文件上即具有電子簽章法法效力。單純簽名圖檔並非電子簽章法所認定之電子簽章。不過,雖不適用電子簽章法,不是法定的電子簽章,實務上仍可能具有民法上意思表示之效力,需回歸適用民法。

數位部表示,此次修法包含四大方向,第一是明定電子文件及電子簽章,功能上等同於實體文件及簽章;第二是實務上使用文件或簽章者,並不限於有「相對人」的法律行為,因此刪除電子簽章「經相對人同意」文字,為數位包容,仍給予相對人拒絕的機制。

第三是明定「數位簽章」是電子簽章的一種,由特定憑證機構簽發憑證,使用數位簽章簽署文件,「推定」為本人親簽;第四是爭取他國與我國透過「技術對接合作」原則,推動與他國電子簽章的相互承認。

數位部說,未來電子簽章法通過後,只要雙方的憑證技術相同,我國的法院便能夠承認文件的效力。諸如跨國契約的簽訂、國民在國外的文書溝通,都不需要再經過多次郵寄蒐集簽名蓋章,透過電子簽章的方式便可以完成,具有省時又省力的便民效果。

今年數位部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與立陶宛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便是在試行線上簽署。立陶宛方肯認由數位發展部所簽發的「組織及團體憑證」(miXed organization Certification Authority,XCA),所以有完整的法律效力。

數位部表示,現今國內資通訊及網路較立法當時更為普及,國民生活與工作型態轉變,國內、外業者陸續推出各種創新的電子文件及電子簽署解決方案供選擇適用。

為此次修法,數位部已舉辦多場說明會,並向多位法律、資訊背景學者專家及公私協會請益,期能透過修法,促使數位應用機會增加,大幅提升社會整體對電子化的接受度。歡迎各界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眾開講(https://join.gov.tw/policies/)提出修法意見。

數位部 國民 公共政策

延伸閱讀

立陶宛續挺烏克蘭 花費逾3億採購NASAMS防空系統

世界盃籃球熱身賽/NBA球星8月新莊競技 門票800至1.68萬元

英為俄各種情勢做準備 德擬在立陶宛常駐4000兵力

瓦格納首腦若前往白俄 立陶宛總統:北約須鞏固東翼

相關新聞

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 創23年同期新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月減0.05個百分點,續寫23年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41%...

避免黑箱質疑…旅宿移工報告設密件 部會互槓

旅宿業缺工爭議未歇,交通部觀光署已於十月底將「旅宿業開放外籍移工評估報告」送至勞動部,本報獨家掌握,因報告採「密件」形式...

台積電赴美投資效應 Q3海外直接投資淨額創單季新高

中央銀行今日公布最新的國際收支統計,其中,台積電在本季擴張對美國投資金額,使得第三季的59.1億美元直接投資淨額,再創2...

非薪水而是物價又漲逾3%…CPI攀九個月高點! 外食、租屋族對通膨很有感

主計總處昨(7)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於颱風推升蔬菜及水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房租持續上漲,10月C...

富士康被查稅 遠東董座徐旭東:我們帳很清楚 隨時可來查

鴻海(2317)旗下富士康集團近期在中國大陸遭查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今(3)日出席SOGO周年慶前造勢記者會,會後被...

貧富差距十年新高 主計長朱澤民坦承:政府責任大

物價高漲,導致國人薪資負成長,受僱員工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逐年下降,家庭可支配所得倍數擴大;立委質疑分配不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