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保投保 勞部擬鬆綁65歲天花板

為促進高齡就業,「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已上路兩年半,專法雖明定禁止年齡歧視,但勞基法、就業保險法等勞動法令,仍有相關六十五歲年齡上限規定。勞動部為此擬鬆綁就保法的六十五歲投保年齡上限,讓高齡勞工也能有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職訓生活津貼等就保法保障。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實施後,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勞動參與率雖已從百分之九點一二,提升至今年四月的百分之九點八八,但仍遠不及日韓。
現行就保法投保對象,須是十五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的受雇勞工,且未請領過勞保老年給付。社福團體疾呼,就保法投保年齡門檻,導致六十五歲以上高齡勞工缺乏保障,無助促進高齡者續留或重返職場,盼勞動部打開就保投保年齡的天花板。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專員廖燕秋舉例,先前新冠疫情嚴峻期間,不少逾六十五歲的高齡者被裁員、減班休息,卻因不具就保身分無法領取勞動部紓困補助,經反映後才放寬資格。若排除疫情特殊狀況,沒就保的高齡勞工若被資遣,也無法領取失業給付、提早就業獎助或職訓生活津貼,應通盤檢討。
勞動部已邀集專家學者開會研議,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說,目前共識會拿掉就保法六十五歲的投保限制,但因滿六十五歲者可能開始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正評估是否也限縮已領勞保老年給付的高齡者就保給付,否則恐產生道德風險,同時可領老年、失業給付,高齡勞工反而不想上班。
但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說,勞保跟就保是不同社會保險,有不同目的。既然月領勞保老年年金還出來工作,有可能就是因單靠年金無法滿足生活開銷,且失業給付功能不是為了救貧,而是勞工工作所得突然中斷時,透過補貼讓勞工找新工作期間不至於無法過活,不應該限縮。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領有勞保老年年金的高齡者卻持續就業,意味可能有經濟需求,若勞動部顧慮開放就保投保資格後,給九個月失業給付會太多,至少要提供高齡者就業資源協助,至於失業給付怎麼給,可再細緻討論。
▌延伸推薦:
▪ 美國買房大又便宜? 她曝「這些費用」高到嚇人:台灣別羨慕海外
▪ 花14億買下「絕美必去島」卻不開發 信義打什麼算盤?
▪ 房市真回溫?專家揭數據「只剩年輕人在衝」
▪ 老父趕「跨年贈與」送兒土地 多一動作省稅60萬
▪ 買錯了! 桃園投資2屋新房「2個月都沒人租」 內行人揭2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