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杭州亞運開幕式中華隊入場 央視直播跳出「1畫面」

尋獲第4名消防員遺體!屏東廠房悶燒逾24小時 尋找3失聯員工成最後任務

聲援「好油」林裕紘? 管中閔發文痛罵:是誰縱容這些雜碎

景氣差!4月製造業續亮藍燈 分數為今年1月以來新低

由於全球製造業表現仍處於混沌不明的低迷階段,國內製造業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數據仍呈雙位數衰退,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再減至9.87分,為今年1月以來新低。記者曾學仁/攝影
由於全球製造業表現仍處於混沌不明的低迷階段,國內製造業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數據仍呈雙位數衰退,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再減至9.87分,為今年1月以來新低。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經院今天發布4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於全球製造業表現仍處於混沌不明的低迷階段,國內製造業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等數據仍呈雙位數衰退,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再減至9.87分,為今年1月以來新低,景氣燈號續亮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顯示國內製造業景氣不振。

台經院指出,雖然美國製造業PMI指標略有回升,但指數仍低於榮枯線以下,且歐元區製造業PMI仍持續下滑,加上中國4月製造業PMI再度轉為衰退,顯示全球製造業表現仍處於混沌不明的低迷階段。

台經院分析,國內製造業因全球終端需求不振,廠商持續調整庫存,以及比較基期高等因素影響,進出口、製造業生產指數及外銷訂單等指標年減幅續呈雙位數,影響售價面及需求面等指標表現。台股在國內晶片大廠下修全年半導體營收展望而呈現量縮價跌走勢,影響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所幸國際油價、原物料價格回軟,推升成本及原物料投入等指標表現。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3月修正後的10.22分,減少0.35分至4月之9.87分,燈號續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

就細部產業來看,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到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及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生產指數及出口年減幅續為雙位數,影響原物料投入及經營環境面等指標表現,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為連續第5個維持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在機械設備業方面,全球經濟放緩,影響業者投資意願,生產指數及外銷訂單等指標年減幅皆逾2成,然出口減幅為今年以來最低速,加上類股在軍工題材發酵而股價漲幅僅次於觀光類股,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連續5個月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景氣持平的綠燈。

展望未來,台經院表示,歐美央行於5月份各升息1碼,加上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已獲解決,減緩全球金融動盪,加上歐美消費者物價指數呈現下滑,多數國際經濟預估6月Fed(聯準會)升息可能性不高,此將有助於歐美經濟回穩。

不過,台經院認為,中國大陸在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工業增加值等年增率指標呈現成長,但進口疲軟、房地產降溫、青年失業率飆高,5月製造業PMI已出現連續3個月下滑,是第2個月落在榮枯線以下,顯示中國經濟復甦情形不如預期,尤其1-4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4.7%,其中港澳台商固定資產投資年減幅由1-3月-3.4%擴大至-4.3%,顯示台商對中國投資環境存在信心不足問題,再者占台灣出口約4成的半導體業已下修全年營收展望,產業去化庫存速度將成為牽動台灣製造業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未來變化情形仍須持續觀察。

景氣燈號 製造業

延伸閱讀

台塑四寶 5月營收增百億

大陸5月出口跌幅超出預期 法人外商:再度令人失望

護理師帶雙層手套測水溫害新生兒燙傷 判刑4月罰12萬

製造業愈發不景氣?元大寶華:預期6月PMI仍低迷不振

相關新聞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電價凍漲 台電累積虧損估近4千億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三.一一五四元,不過,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

勞保就算繳了一輩子!「 這三種人」退休也領不到老年給付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退休時還領不到老年給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