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車價比中國還「割韭菜」? 他:關稅高但額外成本少很多

【撰文・張之杰】
多數普通人一輩子裡面,買過最貴的動產,汽車大概會是第一名。即使是平價國產品牌,也要動輒數十萬至上百萬不等。2022年台灣人均所得已經達到3萬3,565美元,折合新台幣大約102.7萬元,分期3年5載買輛國產車倒也不算太過艱難,但我們卻也很難無視和周邊國家相比新車價格明顯高昂的事實。
先不管發展汽車工業多年的日本與韓國,和台灣差不多同時期開始發展汽車工業的中國,車價也明顯比台灣低了許多。這就很難讓人不去思考,中間差價到底跑哪兒去了?
市場規模扮演決定因素
其實中國與台灣車價會有差距這件事情,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稍微接觸過經濟學的讀者朋友應該都知道「規模經濟」,在個體經濟學裡面指的是擴大生產規模使得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也就是成本會因為產量提高而降低,生產10萬輛車與100萬輛車相比,前者每輛車的製造成本肯定會高於後者。中國擁有14億人口,擁有極為龐大的內需市場,2022年共賣出超過2,686 萬輛新車,領先第2名的美國將近一倍,把排名第2到第6名各國新車銷售量加在一起,才能與中國打平。
台灣呢?2021年與2022年都維持不錯的表現,雖然受到晶片短缺衝擊,但仍舊能交出40萬輛以上的成績。2,600萬輛對比40萬輛,中國與台灣規模經濟差距由此可見一斑。因此中國汽車製造成本會明顯低於台灣,這點多數人應該不會有意見。
稅金進一步拉開差距
不僅如此,龐大市場帶來的周邊廠商吸納能力也很驚人,國際汽車零配件大廠幾乎都在中國有工廠,車廠採購零件時不僅可以節省運費,還能少付一筆關稅。
台灣國產車雖然是在地生產,但大部分零件仍仰賴進口,跨國運費肯定比國內運輸昂貴,進口關稅同樣也會讓成本增加,並且進一步放大因為規模經濟而產生的成本差異。
而且中國和台灣在課稅比例上也有不小落差,中國汽車零件關稅在2018年的時候降到6%,增值稅則為13%;台灣汽車零件進口關稅依照零件品項不同,從10%到17.5%不等;排氣量2,000 c.c.以下課徵貨物稅25%,以上為30%。這也是造成兩岸車價有明顯高低的重要原因。
舉例來說,Toyota RAV4 中國指導價起跳人民幣17.58萬元,折合新台幣約77.9萬元,台灣則要101萬元起跳;甫回歸台灣市場的MG,旗下HS1.5T車型中國指導價人民幣11.98萬元起,折合新台幣約53萬元,台灣售價89.9萬元。當然,這還沒有考慮配備差異,但即便開出相同規格,也還是可以肯定中國新車售價會更加便宜。
前面討論的都還是當地生產的「國產車」,進口車無論中國還是台灣,都是整車課稅,但中國整車進口關稅為15%,台灣則是17.5%;中國增值稅13%,台灣貨物稅25%或30%。再加上量大好議價,因此即便是進口車,在中國市場同樣會賣得比台灣便宜。
其實光看車價並不公平
從車價來看,在台灣買車的確有點像盤子,配備不見得比其他國家多,售價卻肯定比許多國家高出一截。所以台灣消費者只能無奈接受?還是要大聲疾呼政府減稅?這邊必須要強調一點,稅制的調整與課徵,不是單純和周邊國家比較來的,還要衡量國家整體財務狀況與產業計畫。
台灣在整車與零配件進口的關稅的確不低,可是反過來說,購買新車時的額外成本就少很多。不選牌照號碼的話,只需繳交1,250元的規費、強制險,以及該年度的牌照稅和燃料費,排氣量3.0升以下的新車花個1-2萬元就可以搞定。接下來只要每年繳交牌照稅與燃料費,就能夠在遵守法規的前提下輕鬆用車。
反觀中國新車便宜,可是除了領牌費,還有10%的購置稅與5%的保險費,更別提北上深廣等大城市每年都會控制新車領牌數量,想買車你得先有逆天運氣才能抽到資格。如果去其他沒有限制或限制寬鬆的城市購車領牌,進城則會受到諸多限制,相當不方便。這些都屬於購車用車的額外成本,並不是汽車便宜就能夠快樂享受開車、換車的樂趣,你得先有那個「命」與「運」?
◎本文內容已獲 2GameSome - 有車賞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 意外!北市14商圈出現億級店面 這兩商圈竟掛蛋
▪ 竹縣社宅包租代管第4期上路 房東可享稅金減免及補助
▪ 蘋果A17 Pro晶片加持 再掀南科高級住宅區議題
▪ 「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 這間套房讓眾人驚嘆:空間用到極致
▪ 社區汽車位能停機車嗎? 多數人不贊成:會變垃圾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