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余姓華僑出價2億美元喬柯文哲任副手 中投聲明澄清意外揭露本名

不是台南!交通累計死亡數首下降 王國材點名「這縣市」重點輔導

NHK:美軍魚鷹運輸機墜日本外海 機上8人生死未卜

你加薪了嗎?官方調查去年33.3%廠商加薪 比例創22年最高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事業單位人力僱用狀況調查,今年因景氣遇亂流,影響廠商加薪意願,今年3月底止,已經加薪或打算加薪廠商28.2%,比例近三年最低。記者林俊良/攝影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事業單位人力僱用狀況調查,今年因景氣遇亂流,影響廠商加薪意願,今年3月底止,已經加薪或打算加薪廠商28.2%,比例近三年最低。記者林俊良/攝影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事業單位人力僱用狀況調查,今年因景氣遇亂流,影響廠商加薪意願,今年3月底止,已經加薪或打算加薪廠商28.2%,比例近三年最低。但是去年則延續前年經濟情勢佳,實際有加薪企業33.3%,比例是22年來最高。其中加薪比率最高的行業以金融及保險業76.1%最高。

主計總處調查發現,截至3月底,112年已調升或預計調升經常性薪資(不含年資晉級加薪)之廠商占28.2%,其中已經調薪者占19.7%,調幅以 3%至未滿 6%者占15.8%居多;預計於112年底前調升者占8.5%,其中調幅已定者占 3.4%,調幅未定者占 5.0%。另未決定及不調整之廠商比率分別為 34.8%及 37.0%。

就員工人數規模觀察,員工500人以上、100人至499人廠商112年已調升或預計調升經常性薪資之比率分別為68.2%及60.1%較多,9人以下廠商降至25.5%。整體而言,員工人數規模100人以上廠商,已調升或預計調薪之比率逾6成。

至於111年調升經常性薪資廠商占33.3%,調薪員工人數占39.6%,若加計年資晉級加薪的情形,調薪廠商占 38.4%。

主計總處表示,111年延續110年數位產品及終端需求穩定成長,並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全年工業及服務業調升經常性薪資之廠商占33.3%,較110年增加3.0個百分點,其中調薪員工人數5成(含)以上之廠商比率為22.0%,較110年增加1.7個百分點,平均每人調薪幅度以3%至未滿6%者占17.3%最多;全年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員工占39.6%,較110年增加2.6個百分點。

工業部門調升經常性薪資之廠商占36.6%,高於服務業部門的32.1%。就部門別觀察,工業部門有36.6%廠商調升經常性薪資,高於服務業部門之32.1%。調升經常性薪資的員工人數比率方面,工業部門為47.2%,亦高於服務業部門之34.2%。

各行業調薪之廠商比率以金融及保險業76.1%最高,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製造業均逾 4 成。以調薪人數比率觀察,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93.6%最高,礦業及土石採取業、金融及保險業、製造業均逾5成,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營建工程業、不動產業則均不及2成5。

薪資 加薪 景氣

延伸閱讀

軍公教齊轟調薪沒制度是「低薪元兇」 籲跟上物價漲幅

回響/動物保育員低薪危險高 北市動物園繼續爭取加薪

影/夢幻保育員成血汗勞工 北市動物園首次申請加薪卻被拒

不滿只加薪1,000元!中華電「動員」員工股東 在股東會上要求加薪

相關新聞

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 創23年同期新低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月失業率續降至3.43%,月減0.05個百分點,續寫23年同月最低,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3.41%...

避免黑箱質疑…旅宿移工報告設密件 部會互槓

旅宿業缺工爭議未歇,交通部觀光署已於十月底將「旅宿業開放外籍移工評估報告」送至勞動部,本報獨家掌握,因報告採「密件」形式...

台積電赴美投資效應 Q3海外直接投資淨額創單季新高

中央銀行今日公布最新的國際收支統計,其中,台積電在本季擴張對美國投資金額,使得第三季的59.1億美元直接投資淨額,再創2...

非薪水而是物價又漲逾3%…CPI攀九個月高點! 外食、租屋族對通膨很有感

主計總處昨(7)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於颱風推升蔬菜及水果價格,加上肉類、外食、房租持續上漲,10月C...

富士康被查稅 遠東董座徐旭東:我們帳很清楚 隨時可來查

鴻海(2317)旗下富士康集團近期在中國大陸遭查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今(3)日出席SOGO周年慶前造勢記者會,會後被...

貧富差距十年新高 主計長朱澤民坦承:政府責任大

物價高漲,導致國人薪資負成長,受僱員工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逐年下降,家庭可支配所得倍數擴大;立委質疑分配不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