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體操/見證歷史!丁華恬平衡木銅牌 史上首面女子體操獎牌

深圳大學畢業才1年!神秘男捐給母校2.1億 驚人背景被挖出

台美科技合作會議落幕 吳政忠:未來會持續舉辦

台美科技合作(STC)會議自5月18日起在台灣登場,舉辦一系列科技研討會,而該會議於今(25)日落幕。圖/國科會提供
台美科技合作(STC)會議自5月18日起在台灣登場,舉辦一系列科技研討會,而該會議於今(25)日落幕。圖/國科會提供

台灣與美國首度共同召開台美科技合作(STC)會議於今(25)日落幕,歷經一周共七場的科技研討會後,台美雙方將提高癌症登月計劃2.0計畫,鎖定本土重大癌症,雙方將合作建置科研誠信與安全訓練模組。美方也鼓勵台灣醫療供應鏈進入美國市場。

此次STC在5月18-25日舉辦一系列科技研討會,台美雙方的專家及學者藉此聚焦重點科研領域進行討論及交流,盼能藉此開拓雙方更多實質的科研合作空間。國科會指出,台美科技合作對話是台美雙方自2020年12月簽署台美科技合作協定(STA)以來,首度針對科技議題所架構的高層次政策對話平台。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指出,本來這次的對會平台本來是去年底就應該要舉辦,但受到疫情影響,因此延期至今年五月,此次美國官方代表一共有13人,由國務院代理副助理國務卿Jason Donovan領軍,研討會前後舉辦了七場,雙方共同參與的學者一共有400位。

吳政忠說,以前我國在參與這類的科技研討會都是單一單位參加,這次是由政府率領各部會共同參與,把整個會議提高至國家層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次整合了國家的科技相關技術,向美方展示了我國的科技發展能量,經過這是次的會議後,也能明顯感受到集合起來的力量會比單一部會來得強。台灣的經濟體雖然小,但只要集結起來就會有很大的力量,且我國的跨部會整合能力是相當獨特的,也令美方相當印象深刻。

國科會指出,本次對話會議選定雙方共同關切的五大議題包括半導體研究與應用、醫療供應鏈韌性、癌症研究、環境模擬研究以及多元、公平、共融、可及性等價值為前提的研究誠信及安全。本次台美雙方對話也達成多項具體共識,除了持續推動並擴大雙方目前在半導體及環境模擬研究的合作外,在癌症研究上,雙方將提高「癌症登月計劃2.0」計畫目標,鎖定本土重大癌症,於未來25年內將癌症死亡率降低50%,雙方也將合作建置科研誠信與安全訓練模組,以促進研究人員對研究安全的理解推動。另外,美方也鼓勵台灣醫藥供應鏈進入美國市場,整體對話成果相當豐碩。

至於有什麼具體成果,國科會說,如將虛實整合系統結合台灣特殊的實務場域及研發產業,應用於智慧城市、智慧防災及還境永續等領域;大氣環境研究也將由現有的環境數值模式與環境研究,進一步擴展至海洋、氣候、太空天氣及資料科學等領域的全面合作;半導體部分則聚焦在半導體量測、異質整合與Biosensor等三大議題,持續提升台灣的半導體科技研發能量。

此次,會議已經順利落幕,未來是否會定期召開,吳政忠說,應該會是定期召開STC,這次由我國舉辦,下次將會換美方舉辦,預計會在一至兩年內舉辦。

癌症 半導體 美國

延伸閱讀

以色列創投肯定台灣半導體實力 盼攜手攻太空兆元商機

首屆台美科技合作會議登場 明前往新竹園區參訪

屏科實中雙語部設校憂喜參半 鍾佳濱倡遠距教學共享資源

設置前進基地吸收IC設計人才 中東歐3國入列候選

相關新聞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電價凍漲 台電累積虧損估近4千億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三.一一五四元,不過,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

勞保就算繳了一輩子!「 這三種人」退休也領不到老年給付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退休時還領不到老年給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