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台灣所收碳費確定可抵歐盟碳關稅
歐盟將於2026年全面施行「碳關稅」,環保署今(13)日表示,今年3月初已跨部會組團赴歐盟交流,確認台灣未來所徵收的碳費,可抵減歐盟碳關稅,至於抵減細節,後續歐盟還會再與各國磋商。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俗稱碳關稅)上路在即,台灣也預計在2024年開徵碳費,不過產業界憂心,台灣收取「碳費」而非「碳稅」,國際上是否承認?輸歐之後能否用來抵減碳關稅?如今環保署釋出明確訊息,產業可暫時鬆一口氣。
環保署今日舉行「淨零轉型 攜手同行」氣候論壇,由環保署前署長、成大名譽教授張祖恩主持,環保署長張子敬、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永豐實董事長何奕達、資誠永續發展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宜樺等出席。
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今年3月初,環保署與經濟部貿易局、外交部條法司等組團赴歐盟,與歐盟執委會負責CBAM單位交流意見,對方表示,歐盟對於已在其他國家支付的碳價(carbon price),無論是稅、費都承認,都能夠扣減歐盟碳關稅。
不過蔡玲儀指出,由於在歐盟當地的碳定價,有給予一定免費額度,但台灣未來碳費設計,是針對徵收對象的全部排碳徵收碳費,跨國之間的碳定價設計不同,未來如何扣減碳關稅,歐盟還會再與各國磋商。
另外蔡玲儀表示,我國碳費將於年底前完成碳費徵收法制,明年送交碳費審議會決定費率,並自明年開始收費,針對碳費徵收對象,希望先大後小、分階段徵收,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達到目標,可享優惠費率。
蔡玲儀表示,氣候法12項重要子法,希望8月前能夠提出方案,蒐集各界意見並討論。
另外對於業者期待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源頭減量也能取得碳權,蔡玲儀表示,主要問題在於碳權歸屬,要屬於出資者、出技術者還是使用場域,不能同一項減量行為重複計算碳權。
▪ 天龍區房價驚死人 公寓均價一坪上看84萬
▪ 公寓大樓比一比!士林價差最懸殊 這三區公寓還有4字頭
▪ 建商轟囤房稅是懲罰稅「繳稅16年等於財產沒收」
▪ 沙鹿首購族就愛「這款房」!不到20坪擠3房掀熱議 業界給建議
▪ 社區汽車位能停機車嗎? 多數人不贊成:會變垃圾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