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棒球/沒意外!最幼齒的林昱珉先發抗韓 先發打線只換1棒

亞運舉重/郭婞淳帶傷奪銅 北韓「神祕小將」破世界紀錄摘金

中颱小犬估晚間11時發海警 登陸機率高「這地區」首當其衝

歐美加速成為淨零碳排會員 有助潔淨能源投資

近期歐盟議會達成協定 至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增加一倍;此外,2022年美國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煤炭,市場消息面利多湧現,推升近日股價跌深反彈。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潔淨能源股價近日止跌回彈,加上先前的修正投資價值面浮現,第二季正是布局買點,建議投資人趁機入場,加碼布局潔淨能源ETF。

歐盟談判代表本週四就2030年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更雄心勃勃達成了一項政治協定的目標,這是歐盟應對氣候變化和停止使用俄羅斯化石燃料計劃的重要支柱。歐盟國家和歐洲議會同意,到2030年,歐盟27國將有42.5%的能源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新法律將取代歐盟目前設定的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達到32%的目標。

富蘭克林華美潔淨能源ETF經理人江明鴻表示,此項協議,至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歐盟27國集團整體能源消耗中的份額會增加近一倍,如果歐盟國家要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到2030年將需要對可再生能源和氫基礎設施進行額外投資1130億歐元(1230億美元)。

江明鴻表示,歐盟理事會聲明,此協議旨在將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從目前的22%提高到42.5%。歐盟制定這個協定的目標,將使歐盟到2050年會成為“氣候中性”經濟體,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為零。

不僅歐洲如此,美國也不斷修正法案,推動潔淨能源相關產業發展。美國能源情報署宣佈,2022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煤炭。江明鴻表示,可再生能源在2021年首次超過核能發電後,在2022年也再次超過了核能發電,相關標的後續表現可期。

風能和太陽能的增長顯著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增長,到2022年貢獻了美國國內發電量的14%。水電貢獻了6%,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發電量不到1%。加利福尼亞州生產了美國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發電的26%,其次是德克薩斯州佔16%,北卡羅來納州佔8%。風力發電最多的地方是德克薩斯州,占美國總發電量的26%,其次是愛荷華州(10%)和俄克拉荷馬州 9%)。

江明鴻分析,以上這些資料顯示歐美地區再生能源需求強勁,尤其歐洲地區在俄烏戰爭造成的能源短缺陰霾和終結對俄化石能源依賴的訴求下,各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加上能源價格上漲及燃料短缺已嚴重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家庭可自給自足的能源系統需求大增,將推動潔淨能源相關產業營收持續高速增長,投資人不妨趁此股價已整理的機會,逢低承接。

總結以上,富蘭克華美投信表示,短期受到國際總體經濟壓力而有震盪拉回,亦可視為逢低承接的良機,且就目前價量結構來看,潔淨能源相關指數已開始重回價增量穩格局,未來待Fed升息步調趨緩以及近期美股季報陸續公布後消弭市場雜音,潔淨能源後市將進一步走強。

再生能源 歐盟 美國

延伸閱讀

金融時報:俄烏戰爭將定義歐盟與中國關係

印度訂定2047年 再生能源普及達9成

中俄友誼無上限?中駐歐大使玩文字遊戲 稱外界誤解中俄關係

歐盟《芯片法案》或在4月18日獲得成員國和議員批準

相關新聞

違建屋頂種電5年 4都申請不踴躍…北市也將開放

內政部二○一八年五月開放違建屋頂可以裝光電板後,被指為違建合法化開路,除台南、高雄的申請情形相對積極外,其他四都進展不明...

入秋風電發威 整體風力發電、離岸風電雙創歷史新高

隨著入秋後開始吹起東北季風,風力發電也持續增加。台電公司表示,繼26日17時9分整體風力發電達到167.3萬瓩,突破歷史...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