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台商布局放眼東南亞 泰國、馬來西亞成首選

根據PwC Taiwan的《2023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台灣企業領袖面臨的前三大威脅為總體經濟的不穩定性(57%)、通貨膨脹(54%)和地緣政治衝突(50%)。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根據PwC Taiwan的《2023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台灣企業領袖面臨的前三大威脅為總體經濟的不穩定性(57%)、通貨膨脹(54%)和地緣政治衝突(50%)。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中美貿易戰與俄烏戰爭蔓延際及新冠疫情的爆發,國際情勢動盪持續考驗台商的應變能力,不論是終端客戶要求或是風險考量,都使得企業對於分散生產基地與移轉供應鏈的需求提高,近期泰國及馬來西亞成為台商考慮海外布局的新標的。專家分析,台商布局東南亞有優勢存在,但挑戰也不少,土地使用權往往是入門前的第一關。

根據PwC Taiwan的《2023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台灣企業領袖面臨的前三大威脅為總體經濟的不穩定性(57%)、通貨膨脹(54%)和地緣政治衝突(50%)。

資誠會計師張智媛表示,以PCB產業為例,在中國大陸地緣政治以及目前電力及勞動力短缺等因素的影響下,促使台商PCB產業積極啟動東南亞投資布局,將目光轉向泰國,泰國也提供外資投資優惠。例如:較低的製造成本、穩定的水源供應,以及政府支持的PCB投資激勵措施。

PCB產業外資企業在泰國投資須注意以下五個關鍵事項:外資投資限制、土地法令調查及購買土地規劃、環評法規注意事項、申請BOI投資優惠策略及使用、集團總部稅務規劃。

張智媛建議,企業到泰國投資前,除了須注意上述重點事項,也需審慎考量泰國勞動法規、不動產交易及稅務法規等相關規定,以及泰國當地特有的風俗文化習慣,並尋求專業意見,分析投資落地需要特別留意的實務及風險。

另外,近年台灣與馬來西亞雙方貿易往來頻繁,貿易金額龐大且持續攀升,馬來西亞也成為台商布局東南亞的另一選擇。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律師張家健分析,台灣於馬來西亞的投資分布主要在檳城、雪蘭莪及柔佛,投資趨勢則以半導體、電子與電機及食品產業為主。

張家健表示,馬來西亞除了給予外資投資的個別優惠及產業優惠外,也沒有語言上的溝通隔閡。台商可利用優勢於馬來西亞設立生產基地,發展敏感產業如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並在符合產地原則及相關法規規範的前提下,由其他地方進口原物料或零件至馬來西亞,或經由馬來西亞出口到美國或其他地方。

但台商插旗馬來西亞遇到的挑戰和泰國類似,台商較常遇到的狀況仍以土地投資為主。許多投資者在取得土地時並未細究土地性質,也未細究取得的是租賃權或是所有權。

依照土地性質區分,若取得的原土地性質與希望發展或使用的產業類型所需土地性質不同,則需要變更土地性質才得以開發或使用土地,開展其投資產業,但變更土地用途至少要五到十年,投資者很有可能因此遭受不可挽回的鉅額損失。

此外,也要特別注意取得土地的方式是土地租賃期還是所有權,若為租賃權則沒有永久擁有土地的權利,投資者必須取得土地完整的所有權,才能永久持有土地。

馬來西亞 台商

延伸閱讀

竹市未辦繼承列管土地近1600筆 總價達27億元

紅到泰國!正妹35分鐘「嗑3kg雞肉飯」 網崩潰:不敢交往會被吃垮

在泰國遭丈夫推落懸崖 江蘇女3年後站起來了:過程艱辛

地主告北市捷運局還地賠錢 更一審改判不用還地

相關新聞

違建屋頂種電5年 4都申請不踴躍…北市也將開放

內政部二○一八年五月開放違建屋頂可以裝光電板後,被指為違建合法化開路,除台南、高雄的申請情形相對積極外,其他四都進展不明...

入秋風電發威 整體風力發電、離岸風電雙創歷史新高

隨著入秋後開始吹起東北季風,風力發電也持續增加。台電公司表示,繼26日17時9分整體風力發電達到167.3萬瓩,突破歷史...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