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投資雙疲軟 國泰台大團隊下修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泰金控與國立臺灣大學合作的國泰台大團隊,今天下午舉行2023年第1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發表會,基於我國今年出口、投資雙引擎下滑,只剩下民間消費支撐,下修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2.3%降至1.8%。
國泰台大團隊表示,上半年出口依舊疲弱,且廠商持續去化庫存,將壓抑投資表現,僅內需消費相對有撐。本團隊下修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1.8% (原為2.3%),研判全年成長率有80%的機率落在1.1%~2.6%之間 (原為1.5~3.0%)。
出口與投資面臨不確定性,經濟景氣動能仍將低檔盤旋。本團隊評估,2023年第2季台灣經濟氣候將持續呈現景氣轉弱之「陰」,出現機率將在40%以上。
矽谷銀行(SVB)倒閉引發銀行業流動性擔憂,主要地區金融情勢指數轉趨緊縮。本團隊研判,鑑於電價調漲、外食與房租漲幅仍大,核心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台灣央行第2~第3季尚有升息一次機率;第2季台灣金融情勢指數 (FCI)將在「寬鬆」區間下緣波動,須留意轉趨緊縮風險。以下為四項重點:
一、下調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1.8%,上半年景氣動能疲弱:全球央行維持高利率抑制通膨與需求,經濟動能仍疲弱,加上美歐金融危機增添景氣不確定性,以及電子業上半年持續去庫存,需求疲軟趨勢尚未明顯轉折,外需改善有限。本團隊因而下修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1.8% (原為2.3%),研判全年成長率有80%的機率落在1.1~2.6%之間 (原為1.5~3.0%)。
觀察主要分項表現,上半年外需較為疲弱,電子業調整庫存,企業放緩資本支出,投資連帶下滑,惟中國解封有利基本面加速落底,電子業下半年或可進入新的補庫存循環。民間消費受到開放國境及防疫管制措施鬆綁提振,內需仍有支撐。
二、景氣動能低檔盤旋,第2季經濟氣候維持「陰天」,出現機率在40%以上:主要央行先前加速升息對歐美需求的抑制效果持續顯現,加上廠商去化庫存,不利出口與投資前景。但中國解封、疫後需求與人工智能應用為景氣提供下檔支撐。我們評估:2023年第2季台灣經濟氣候將呈現象徵景氣轉弱之「陰」,出現機率將在40%以上。
三、台灣央行今年可能再升息一次;2Q23金融情勢將在寬鬆區間下緣波動:3月初以來,矽谷銀行(SVB)、瑞士信貸(CS)、德意志銀行(DB)等事件引發全球股市動盪,企業債信用利差擴大,美、歐、中國及新興亞洲等主要地區金融情勢指數緊縮壓力上升。
台灣央行於3月會議升息半碼,主因通膨壓力仍偏高,且正面看待下半年景氣。展望未來,本團隊研判,鑑於電價調漲、外食與房租漲幅仍大,核心通膨壓力居高不下,第2~第3季台灣央行尚有升息一次機率。不過,考量台灣政策利率較低,且通膨壓力仍高,除非金融面衝擊過大,否則應無降息可能。
今年第1季,受到台股與台幣劇烈波動影響,台灣金融情勢指數(FCI)寬鬆程度有所收斂。本團隊評估,今年3~6月,台灣景氣動能僅將低檔盤旋,且SVB意外倒閉引發全球流動性擔憂,金融市場波動風險仍存,預期金融情勢指數將在「寬鬆」區間下緣波動,須留意轉趨緊縮風險。
四、影響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與金融情勢的主要因素,有五點:1.美歐通膨高燒不退且銀行業壓力上升,增加央行政策失誤風險;2. 主要央行過度緊縮,恐導致美歐景氣衰退幅度大於預期;3. 全球需求疲軟,拉長去庫存時間,造成投資需求遞延;4. 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俄烏戰事與美中爭端的不確定性;5. 人工智能應用帶動全球新一輪科技業投資及產業轉型調整。
▪ 美國買房大又便宜? 她曝「這些費用」高到嚇人:台灣別羨慕海外
▪ 花14億買下「絕美必去島」卻不開發 信義打什麼算盤?
▪ 房市真回溫?專家揭數據「只剩年輕人在衝」
▪ 老父趕「跨年贈與」送兒土地 多一動作省稅60萬
▪ 買錯了! 桃園投資2屋新房「2個月都沒人租」 內行人揭2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