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揚大火持續悶燒 怪手同步開挖發現1男1女 仍有5人失聯

休假去幫忙…殉職消防員賴俊儒下月蜜月旅行 母哭訴:這是天意嗎?

新鮮人海外工作想去哪? 中國大陸、美加、東協居前三

人力銀行調查,近五年,畢業生踏出校門想在第一年就到海外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示意圖/ingimage
人力銀行調查,近五年,畢業生踏出校門想在第一年就到海外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示意圖/ingimage

根據104人力銀行今(2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近五年近60萬名大學畢業生履歷表,畢業當年平均僅4%有意願到海外工作,前三大地區為:中國、美加、東協。

且隨疫情逐漸解封、國內大缺工、以及在國內遠端對海外工作無礙等影響,最近五年,畢業生踏出校門想在第一年就到海外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6.1%、降到2022年的2.4%;海外工作地區青睞度也大洗牌,中國減降、其他地區緩升。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指出,連續三年的疫情限制了畢業生出國的行動與想像,不過,疫情之下,人在國內遠端為海外公司工作已無科技障礙,加上最近兩年國內就業市場大缺工,都已加快大學畢業生直接投入國內職場。

整體而言,畢業生最想到海外工作的前三大地區為:中國37.3%、美加31.3%、東協26.4%。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指出,最近五年,畢業生想到海外工作的地區排序沒有改變,不過,各地區的青睞度明顯呈現「中國降、其他升」,主因近來來中國政經情勢改變,例如:美中貿易戰、去中化、經濟成長不如預期、防疫清零上海封城 、以及通膨加劇等,想到海外工作的台灣畢業生仍優先選擇先進國家、薪資較高的歐美,以及近期竄起東協。

截至3月,104人力銀行線上共有3,861個工作機會在東協,其中,32.5%的工作機會不限工作年資、歡迎社會新鮮人。全體在東協的工作機會集中於一般製造業2,004個最多、占52%,其次是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991個、占26%,前兩大產業合占達78%。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指出,政府鼓勵新南向,東協具備人力成本較低優勢,需大量勞動力生產的製造業布局最深。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轉進東協,分散中國大陸去年疫情風控對企業的衝擊,以及中美角力企業必須分散風險布局東協;企業看重新鮮人職涯剛起步、包袱較小,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較大,符合海外工作須適應不同文化的特質,非常願意給新鮮人到海外工作的機會。

求職 新鮮人

延伸閱讀

疫後企業大廠搶人 第一線學校觀察:工作機會變多

疫後企業大廠搶人釋2萬職缺 明新科大30日校園徵才

京都大學2023畢業典禮搞笑COS盡出!澤倫斯基瞪壽司屁孩 有人徹夜做WBC獎盃

每次投履歷都被「秒已讀」 內行人曝:其實人資沒看到

相關新聞

戶外勞工缺高溫保障 專家:別等熱死才重視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七月以來,台灣熱傷害通報人次也居高不下。專家指出,國內訂有高溫作業指引,明訂高危行業需參考「綜合...

工地犯1大忌…師傅暴怒撂話「不做了」 他超內疚:對不起整個工班

夏季酷熱,連帶影響人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一名水泥工表示,日前於中午時段前往某個工地,因為吵到一名正在睡午覺的師傅,導致對方瞬間暴怒撂狠話「不做了」,讓他非常內疚,深深覺得「對不起整個工班」。

隱忍到底?遭遇職場性騷擾「76%選擇不通報」 最大原因曝光

遭遇職場性騷擾後,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舉證困難,擔心被吃案。對照2023年6月起,台灣#Me Too狂潮為何風起雲湧?正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匿名性,為爆料者提供了某種支援系統。

四分之一上班族曾被性騷擾、多源於權力不對等…尤其「她們」很受傷

在問到「過去工作經驗中,是否曾目睹、耳聞同事或自身經歷過身體或言語上的性騷擾?」時,約有1/4(26%)的受訪者表示「自身曾受到騷擾」,比例相當高。這相當於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位被性騷擾。再經過交叉分析,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逾7成人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 還拿升職加薪作交換條件

針對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爆料,《遠見》快速啟動「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得到驚人的回覆。首先在職場性騷擾的定義上,儘管受訪者對於何種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卻顯示出民眾對性騷擾的認知範疇逐漸擴大。

員工請特休假辦護照…老闆心疼呼籲「公家機關六日營業」網看法兩極

當勞工進入一家公司服務滿半年或是一年後,就能享有特休假,而特休假的立法精神是為了使勞工能適時釋放工作上的疲勞。有雇主發現員工為了去外交部辦理護照更新手續,而向公司請特休假,於是喊話希望公家機關可以周末營業,引發兩派看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