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工廠爆炸造成嚴重死傷 明揚:負責到底、最大誠意理賠

進口蛋之亂 林佳新批他「本末倒置」 林天來:算哪根蔥?有種來單挑

亞運跆拳道/接棒男子奪牌 陳歆雅闖進4強保底銅牌

今年最後一次升息? 楊金龍揭後續決策要看3件事

新台幣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台幣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升息循環接近尾聲,加上台灣經濟持續亮出低迷藍燈,外界關注央行第1季升息半碼的決策,會不會是今年最後一次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將關注3件事,緊縮貨幣政策累積效果是關鍵。

央行今天舉行第1季理監事會議,雖然經濟成長放緩,但下半年民間消費回升可帶來支撐力道,加上放任物價居高,恐讓通膨預期愈演愈烈;綜合考量之下,央行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利率連5升。

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75%、2.125%及4%調整為1.875%、2.25%及4.125%,自3月24日起實施。央行升息半碼之後,重貼現率1.875%將攀至近8年新高水準。

楊金龍表示,央行這次決策是「溫和漸進」升息,可減緩對金融機構的衝擊。

去年3月,央行罕見「同日且等幅」跟進美國聯準會升息1碼,楊金龍當時形容這是「勇敢的決定」。

媒體詢問,這次央行在經濟穩定與打擊通膨的兩難之下,選擇升息,是否也是勇敢決定;楊金龍笑答,「我用合適來形容,我們很謹慎」。

台灣央行貨幣決策以國內外經濟局勢作為參考依據,而美國聯準會22日宣布升息1碼、態度轉鴿,媒體關注,美國聯準會升息循環即將告終,台灣也有經濟放緩的疑慮,這是否會是今年最後一次升息。

楊金龍表示,後續貨幣政策怎麼走將看3件事,一是去年以來,國內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果,二是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第三,密切關注最近美歐部分銀行危機事件的可能衝擊。

「不確定性很大」,楊金龍直言,美國聯準會後續貨幣政策路徑還是可能改變,金融脆弱性也必須持續留意,因為民眾對銀行信心不足可能有傳染效果;央行將評估這些因素對國內經濟金融的影響,適時調整央行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

楊金龍特別強調,貨幣政策累積效果非常關鍵,一來需要時間發酵、不會馬上顯現,二來,台灣要考量的不只有自身貨幣政策效果,還要加上歐美國家緊縮政策的外溢效果,而且歐美金融動盪也將外溢至台灣,這些都是央行下一次理監事會決策必須考量的因素。

有鑑於此,楊金龍表示,他與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這次都是升息、聲明措辭都有修正,並釋出政策可適時調整、具有彈性的訊號,「我們還是data dependent(看數據說話)」。

美國聯準會 央行 美國升息

延伸閱讀

央行升息抑通膨 星展經濟學家馬鐵英:不能排除台灣6月再升半碼

央行上修今年通膨預估到2.09% 經濟成長率下修至2.21%

壓抑通膨為首要目標 央行: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

連5升!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重貼現率達1.875%

相關新聞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電價凍漲 台電累積虧損估近4千億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三.一一五四元,不過,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

勞保就算繳了一輩子!「 這三種人」退休也領不到老年給付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退休時還領不到老年給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