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m.B案延燒! 刑事局拘提行政院前政務顧問陳振坤

瑪娃緩慢移動東北部掀雨勢 最快「這日」深夜有望脫離暴風圈

買飲料可以摸奶惹爭議! 手搖飲「軍茶」急發聲明

《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企業實現SDGs 營收表現較佳

PwC於3月21日發布《2023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PwC’s Global Family Business Survey 2023)。報告顯示,家族企業若將企業宗旨(company purpose)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連結,在多項財務與社會指標有更傑出的表現。

《2023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的調查期間為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對全球82個地區2,043個家族企業進行調查,包含35位臺灣家族企業受訪者。調查發現,2022年全球有43%家族企業有雙位數的營收成長,相比2021年只有21%企業達成。

主要發現:

1. 71%家族企業去年營收成長。43%家族企業呈現雙位數成長,77%預期會在接下來兩年有所成長。

2. 充分溝通ESG策略的家族企業更受到客戶信任(62% vs. 49%)。然而,67%家族企業只投注少許或完全沒有投注心力在ESG策略規劃。

3. 相較於董事會成員較為單一的企業,董事會較為多元化(diverse boards) 的家族企業在雙位數成長的比例略為理想(43% vs. 46%)。

4. 三分之二受訪企業表示員工信任非常重要,但只有36%視吸引與保留人才為今年重點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雙位數營收成長的家族企業中,73%具有清楚的家族價值及獲得共識的企業宗旨。此次調查報告也顯示,家族企業比往年更有意願領導並實踐永續經營,以SDGs為基礎,打造具有前瞻性、經過充分溝通且獲得共識之ESG策略的家族企業,更容易成功(50%具有雙位數的成長);相對地,沒有完善ESG策略的家族企業,只有42%有雙位數成長。

家族企業營收自疫情反彈回升,但調查數據指出,家族企業領導人在高成長期考慮的優先事項不盡相同。2023年財務表現較佳的家族企業擁有以下特點:

1. 具備員工獎勵措施 (53%)

2. 堅持董事會的多元化 (52%)

3. 高度數位能力 (47%)

2023年總體經濟不斷動盪,家族企業的首要目標已從追求數位能力與開發新產品和服務,轉變為堅守核心業務、支付成本並設法存活(44%)。儘管企業瞭解員工信任是成功關鍵,今年只有約三成(36%)的家族企業表示會專注在吸引與保留人才。

透過承諾和企業宗旨 建立信任

以企業宗旨為導向的家族企業領導人,大多都能贏得家族成員較多信任(59%)。PwC此次報告顯示越來越多企業對社會議題採取行動,重視社會議題的家族企業有52%達成雙位數營收成長。此外,建立內部信任的企業(10%)也有高度成長。可惜的是,只有少部分家族企業有效地追蹤企業宗旨成果,有46%受訪企業線上公布相關資訊、36%企業持續向家族成員報告相關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62%家族企業認為實現ESG、多元化對提升客戶信任有益,全球只有22%的家族企業專注於此。幾乎所有受訪企業(95%)認為客戶是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且在「多元、平等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DEI)」(10%) 和ESG 策略(8%)上較為進步的企業得到營收雙位數成長,家族企業可由此創造機會,在多變經濟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

資誠家族及企業永續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連盛表示,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家族企業擁抱改變,並從數位溝通與多元化董事會(diverse boards)建立信任,家族企業依舊能不斷成長。企業必須重新聚焦以維持成長趨勢,除了為客戶,也需為社會帶來價值。他強調,轉型、企業宗旨和傳統不再互不相干,而是環環相扣。

強化數位能力 打造更好的公司治理與客戶關係

企業數位能力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時資訊支援決策至關重要,擁有高度數位能力的企業,獲得雙位數成長的比例多出10%。受到客戶和員工等利害關係人信任的家族企業,通常也有較高的數位能力,以優化蒐集客戶與員工回饋的流程。然而,調查中僅42%家族企業認為自己有高度數位能力;把「提升數位能力」作為年度首要任務的比例也自2021下滑;52%企業表示,提升數位能力將是未來兩年的五大任務之一。

洪連盛表示,來自市場的壓力與成本攀升,使家族企業視生存為首要目標,不過PwC數據也顯示,專注在數位轉型和多元化的家族企業正獲得回報。企業責任與強化競爭能力、達成財務績效有強烈連結,家族企業若想存活即需轉型,而且時間點就是現在。

多元化董事會是轉型關鍵

接班傳承規劃是家族企業2023年的首要課題,尤其年輕世代和外部意見經常支持改變與進步,根據本調查結果,進行數位轉型的家族企業,有較大比例具有多元化董事會。然而,有三分之一的受訪企業董事會只有家族成員參與、四分之一的企業董事會沒有任何董事有不同的產業背景,只有9%企業認為自己有多元化董事會。董事會較多元的家族企業,其營收表現較有優勢,且擁有兩位以上非家族成員董事的企業,通常在社會、環境和DEI上有較多貢獻,與雙位數營收成長具有強烈相關,展現較優秀的財務績效。

營收 ESG

延伸閱讀

智慧城市展將登場 台北館展綠色轉型達成2050淨零城市

微星深耕永續 上百員工插秧挺小農

數位沛方/企業轉型三看點

ESG減碳基金 賺趨勢財

相關新聞

陽明股東會通過配息20元 鄭貞茂:只要未來沒有巨大虧損 每年都可發放

陽明(2609)今(26)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鄭貞茂、總經理杜書勤主持,會中通過每股配息20元。有股東爭取增發股利,也...

台塑石化王國大功臣李志村辭世 為王永慶招募首批入職大學生

台塑今天公告,最高顧問李志村逝世,享壽89歲。李志村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重臣,被譽為「台塑石化王國背後的大功臣」

房價鬆動該轉租為買? 專家曝兩圖:選錯身家差千萬

近期部分地區房價出現鬆動,不少租屋族又陷入繼續租房,還是進場買房天人交戰中。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以北市25坪房買房10...

不再是K書中心?路易莎靠這店型毛利創新高

本土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2785),2022年合併營收達21.7億元新台幣,大幅成長16%,每股稅後盈餘新台幣5.03元,毛利率54.72%創新高!因售價親民、免費充電與被稱「K書中心」的路易莎,如何靠特殊店型創造停留經濟和高毛利?

泰山本業虧爆!70年老品牌只剩經營權之爭?

深耕台灣70年,泰山(1218)八寶粥、仙草蜜是台灣人共同記憶,如今隨著泰山經營權之爭白熱化,有被犧牲的疑慮。

星宇航空時間壓線才說真話 北美旅客:有時間應變卻什麼也不做

星宇航空因天候因素造成逾3百名旅客滯留成田機場風波未完,有承接著JX2當晚飛洛杉磯的旅客在「星宇航空討論區」抱怨,輿論似乎只看到在成田機場滯留的3百名旅客,當天在桃機等著出發的他們也是狀況連連,質疑星宇航空明明有超過4小時的時間能夠應變,卻一直釋出早知錯誤的消息給等待的旅客。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