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擔任柯文哲副手有譜? 「她」證實有幫忙安排美國行程

亞運桌球/大爆冷!混雙世界第5林昀儒、陳思羽出師不利 直落三敗給第100名

在地人被車流量嚇傻!新店裕隆城試營運引來交通夢魘 市府連假推新配套

民眾報復性消費 2022年全國餐飲業營收、家數雙創新高

據財政部資料,2022年全國餐飲業營業額8,653億元、家數共計16萬3,643家,不僅超越疫情前(2019年)水準,更一同創下統計以來新高,顯示隨著國人普遍認同新冠肺炎流感化,提高外出旅遊、用餐的意願,餐飲業不僅營收回升,銷售額及家數創下歷史新高,可望降低商圈店面的空置率。大家房屋提供
據財政部資料,2022年全國餐飲業營業額8,653億元、家數共計16萬3,643家,不僅超越疫情前(2019年)水準,更一同創下統計以來新高,顯示隨著國人普遍認同新冠肺炎流感化,提高外出旅遊、用餐的意願,餐飲業不僅營收回升,銷售額及家數創下歷史新高,可望降低商圈店面的空置率。大家房屋提供

據財政部資料,2022年全國餐飲業營業額8,653億元、家數共計16萬3,643家,不僅超越疫情前(2019年)水準,更一同創下統計以來新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疫情嚴峻時重創餐飲業營收,不少知名餐廳只能關店收場,甚至店租水平因此下滑,隨著國人普遍認同新冠肺炎流感化,提高外出旅遊、用餐的意願,餐飲業不僅營收回升,銷售額及家數創下歷史新高,可望降低商圈店面的空置率。

郎美囡表示,新冠疫情在台爆發後,國人為降低染疫風險減少外出消費,加以管制措施影響,大型聚會、尾牙、婚宴都取消、停辦,餐飲業受創嚴重,尤其大坪數的餐館、宴會型餐廳,租金壓力大、營業成本高,許多業者僅能以歇業、員工無薪假等方式渡過難關,造成2020年、2021年餐飲業營收連續兩年負成長。

不過她指出,當民眾恢復生活常態,啟動報復性消費後,餐飲業在2022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家數都大反彈,餐飲業家數在疫情後成長12.1%,六都除台北市外,都有超過一成的增幅,其中新北市成長幅度16.1%居冠六都,單看家數仍以台北市最高,共有2萬2千多家餐飲業,台中市以808家的差距緊追在後。

郎美囡分析,活動、聚會在疫情嚴峻期間停辦,待疫情解封後積極補辦及恢復過去常態,此外,國內觀光人潮回籠,帶動各商圈的營收,由於外食意願度大增,也有業者加碼拓展店面,揮別疫情陰霾,不僅新店家陸續開幕,許多原本歇業、關閉的店家也回歸,因此人口及消費密度高的新北、台中、高雄,去年餐飲業家數都破2萬家。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餐飲業者受到疫情衝擊,反而加速數位轉型,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分析,運用網路社群或line的店家佔67.0%,有行動支付者也高達55.5%,比疫情前增加11.4個百分點,顯見業者為挺過疫情困境,順應消費模式變化,積極強化數位服務。

餐飲業 疫情 營收

延伸閱讀

店面將大復活? 餐飲業疫後報復性成長寫新高

房仲話術大揭密!正在看房的你千萬要注意這四種套路!

疫情衍生療癒風 寵物促進店面新商機

台灣房價高居不下,你知道你現在的薪水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嗎?

相關新聞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電價凍漲 台電累積虧損估近4千億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三.一一五四元,不過,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

勞保就算繳了一輩子!「 這三種人」退休也領不到老年給付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退休時還領不到老年給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