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投信過去十年基礎建設相關資產管理規模 增加逾八倍

滙豐投信表示,過去十年基礎建設相關資產管理規模增加逾八倍,2021年大幅增加25% ,顯示全球資產管理持續加入基礎建設的投資熱潮。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 經理人劉柏廷說明,自2021年美國與G7國家合作,在開發中國家大舉投資基礎建設,全球便掀起一股基建投資風潮,包括中國的新基建政策及歐盟的全球門戶基建計畫,總資產規模超過41.5兆美元2。美國更在2021年底通過五年內高達1.2兆美元的基建法案3 ,其中以傳統的道路橋樑、電力、鐵路設施、寬頻網路為前四大重點。劉柏廷進一步提到,預估到2040年,全球基礎設施投資每年估計為3.7兆美元,在各個國家中,又以美國基礎設施老舊,投資缺口居全球之冠。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 經理人劉柏廷說,因應數位化轉型、5G 需求,通訊基建也是受益者,數位電塔及智慧電網等需求量持續上升,這些網路通訊產業不僅同樣具通膨成本轉嫁能力,且相較傳統標的更具有成長性。綜合上述,受惠於政策支持、總體需求強勁,以及數位建設的利多,使基礎建設成為全球當紅的投資趨勢。
滙豐投信說,目前美國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於基礎建設,加上現今通膨居高不下,許多公用事業易轉嫁通膨於使用者,讓基礎建設具對抗通膨的特性。長短期而言,政策支持與通膨兩大趨勢皆有利於基建類股的表現。在目前高通膨、高升息的背景下,基礎建設可有效對抗升息,道瓊全球基礎建設指數於美國升息期間,表現明顯優於MSCI世界股票指數。
滙豐投信表示,基建類股短期有對抗通膨題材提供支撐,在景氣不穩之際,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可作為抵禦工具。特別是歷經2022通膨升息年的檢驗後,再次驗證基建類股的對抗通膨能力,適合作為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布局基建基金,是掌握基建機會的優質選擇,可以一次參與掌握公用事業、能源、運輸以及通訊四大建設的長期成長趨勢幅度。
▪ 興富發前董座出手!砸10億買高雄仁武1500坪地 單價創區域新高
▪ 六都9月買賣移轉棟數 台北市竟「爆大量」專家點2原因
▪ 台中年輕人買房選哪裡? 「這一里」30至39歲十年暴增7倍
▪ 買房不住卻另租別屋? 內行人曝聰明做法「睡飽飽又賺1萬」
▪ 高雄、台南二都今年前3季房屋移轉量 雙創5年來新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