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資深男星「爬山昏倒猝逝」享年51歲 兒悲痛證實噩耗

高雄旗山挖土機施工不慎「連人帶車滑落土坑」 操作手遭掩埋搶救中

國3南下基隆隧道5車追撞 基隆大武崙塞爆通勤哀號

核2停機未來數月供電走鋼索 只要機組故障就有調度危機

運轉四十年的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停機解聯,學者表示,未來幾個月一旦出現意外狀況,隨時都走在供電鋼索上。記者黃義書/攝影
運轉四十年的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停機解聯,學者表示,未來幾個月一旦出現意外狀況,隨時都走在供電鋼索上。記者黃義書/攝影

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六點正式停機解聯,時值夜尖峰時間,所幸天氣涼爽,經過燃氣、抽蓄水力發電調度後,備轉容量率仍有百分之十點七九。學者表示,昨日夜尖峰期間抽蓄發電十台機組並未全開,供電確實無虞,但未來幾個月隨時都走在供電鋼索上。

少了核二廠二號機,昨晚核能發電即時占比從過去約百分之十降到百分之六左右。由於天氣不錯、氣溫不高,用電量並未飆高,夜尖峰時段僅需調度十部中的七部抽蓄水力機組上線,且皆沒有滿載。另外,台電自發電燃氣(不含民營電廠)占比約百分之卅六,燃煤(不含民營電廠)占比約百分之廿三,備轉容量率逾百分之十,燈號為綠燈。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六點解聯,留下的九十八點五萬瓩缺口,以燃氣機組、抽蓄機組為主補上,慣常水力為輔。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率內閣官員赴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受訪表示經濟部、台電已對電力供應做了很好的安排,包括機組提前歲修、相關調度及新機組建設,這部分供電無虞,請民眾放心。經濟部長王美花在立院受訪表示,今年夏季將新增機組共一百卅萬瓩,大於除役供電量,加上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等再生能源發電出力,可持續確保未來供電穩定無虞,不會有缺電的問題。

相較於官員的樂觀,清大核工系特聘教授李敏認為,由於大潭七號機停機、大潭八號機最樂觀狀態四月底才開始測試,可以正式調度的時間未定,供電缺口其實不止核二廠二號機,因此四月以後、可能會熱起來的月份,都有如「走在鋼索上」。

李敏認為,未來供電常態會是台電調度工程師在每天下午三、四時就已知道晚上的電夠不夠,如果有一段差距,就宣布分區停電,如果可以撐過去,就不會發生任何事,但沒有停電不代表供電充裕,只要每天下午五、六時觀察機組啟動情形,例如核二核三輕油氣渦輪機組有沒有打開、抽蓄水力機組十台是否「全員發好發滿」,就可了解調度是否緊澀。

李敏說,未來最令人擔心的是一旦出現意外狀況,例如機組故障時,調度彈性不足,如果加上天氣特別炎熱潮濕時,晚上民眾下班回家後用電量會變大,那就很可能再發生跳電、停電的情況。另外,台電預計三月底、四月初將核三廠一號機停機大修,要關注有沒有其他大型機組大修完上線,若維修時間比預期晚,那也是個危機。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天質詢,台灣恐將陷入缺電危機,要求王美花承諾,再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就要下台負責。王美花表示,如果發生缺電,「當然這個是我最重要的責任,這是我的政治責任」,不過,缺電與發生什麼樣的事故,兩者不太一樣。賴士葆批評王美花「能力實在不行」,陳建仁幫緩頰說「這樣講不公平」,王美花已盡最大努力確保不缺電。

核二 王美花 台電

延伸閱讀

海淡廠去年7月過環評卻遲未動工 政府允加快腳步

才稱水價要再考慮 王美花:目前沒有調整水費的規劃

核二2號機除役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金山、萬里共同盼望

水電恐雙漲 民眾黨立委認為「不能只透過漲價補虧損」

相關新聞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電價凍漲 台電累積虧損估近4千億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三.一一五四元,不過,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

勞保就算繳了一輩子!「 這三種人」退休也領不到老年給付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退休時還領不到老年給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