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薪」情關鍵 學者:製造業挑戰大
台灣實質經常性薪資連兩年下滑,經濟部長王美花甚至認為「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中的產業升級方案,就能間接帶動薪資,但學者指出,今年全民「薪情」關鍵,仍得觀察台灣製造業受全球經濟衝擊的幅度,預期今年上半年可能比去年下半年有更大挑戰。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影響,台灣去年第四季後出口衰退,影響至少會持續到今年上半年、第二季後。
吳大任分析,美國家庭消費能力大幅下降將導致台灣出口衰退,去年第四季出口慘況可能不是最壞。
出口拉警報,也代表相關產業廠商營收再下降。吳大任說,為撙節成本,業者可能有無薪假和裁員措施,將影響台灣家庭所得。製造業占GDP七成,影響甚鉅,會是今年國人薪資關鍵。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指出,疫情後國內消費復甦,內需服務業也因為搶人,將薪資往上拉,本應提升國人薪資平均水準,但製造業有危機,一正一負下,很難預期今年的薪資狀況。
至於特別條例是否對薪資有所幫助?辛炳隆表示,這種財政擴張性政策可能回饋到企業,補貼了企業,能分多少給勞方是一個問題。直接發給人民六千元現金並不算薪資,甚至可能使店家調漲價格,造成物價上漲,又把薪資成長打回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