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早晨財經速解讀/就業太強勁?10年債殖利率再創高!拜登2024恐有通膨大變數

誰才是愛國之光?中國大陸「辱華奧特曼」舞台劇衝突事件

威尼斯遊覽車墜毀爆炸至少21死12傷 市長:現場慘如世界末日

虧損擴大將調電價?台電:綜合考量能源物價走勢將「做出決定」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綜合考量能源未來走勢、社會及民生影響後做出決定。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蘇健忠攝影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綜合考量能源未來走勢、社會及民生影響後做出決定。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蘇健忠攝影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3月舉行,台電今天表示,電價影響民生與物價甚鉅,但電業財務永續經營,也攸關民眾用電權益與國家經濟發展,今年1月各項燃料價格變動極大,審議會將綜合考量能源未來走勢、社會及民生影響後做出決定。

台電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台電前年燃料成本新台幣2924億元,去年烏俄戰爭爆發,燃料成本翻倍暴增為6163億元,全年虧損達2675億元;然而類似因國際燃料價格大漲致電業虧損,已然成為全球性現象,台電並非特例,包括法國、日本與韓國等使用核電的國家也有相同情況。

台電指出,其中韓國與台灣均設國營電業,韓國電力公司去年虧損超過新台幣7000億元,遠大於台電,「這波電業虧損來自國際能源危機,各別國家不論能源結構與發電占比如何,均蒙其害」。

台電進一步說,國際上面對燃料成本上漲,採取包括調漲電價等各種應對手段,舉凡歐美日韓等國皆已調漲電價,2021年起累積調幅最高達7成。

以韓國為例,去年調漲電價,民生電價較2020年調漲2成、工業調漲27%;截至去年底,韓國民生電價每度3.15元、工業電價每度3.04元;今年第1季再調漲為民生每度3.76元、工業每度3.84元,與台灣現行電價民生每度2.69元、工業每度2.76元,高出超過35%。

台電補充,韓國截至2021年,核電占整體發電量的比例為27.4%、高於台灣,但其虧損與電價調漲幅度也高於台灣,證明能源結構及發電配比,與電業虧損及電價調整並沒有直接關係。

此外,再生能源躉購機制是世界各國推動綠能發展普遍使用的機制,並非台灣所獨有,部分意見主張躉購機制造成台電虧損則是錯誤歸因。

台電理解,電價無法完全反映成本,是因為電價調漲會直接影響民生與物價,台電作為國營事業,肩負穩定民生經濟的使命,在這波國際燃料價格漲勢中,於第一線扮演「消波塊」的角色,為國家擋住輸入性通膨的「海嘯」。

台電指出,政府為兼顧照顧民生與電業穩供使命,去年透過調漲部分產業及少數高用電量民生用戶電價,以及增資台電挹注電力建設等綜合性方式,幫助台電在艱困財務中穩健前行。

台電強調,期盼維持穩供使命,繼續扮演穩定民生的力量,當然也需要一定的財務支撐,台電將在後續的電價費率審議會中,針對未來的燃料成本以及電業營運成本充分說明,以利審議會綜合考量社會經濟狀況、物價穩定情形、國際燃料走勢等因素後做出決定。

台電 電價

延伸閱讀

影/陳福海談大陸接電 喊少一點政治味就指日可待

因應綠島旅遊旺季用電 台電將汰換運轉42年機組

雲林146線鄉道刨除鋪面3次仍塌陷 挖出1物揭元兇是台電

水里鄉台電閒置土地 林明溱規畫大型親子共融公園

相關新聞

違建屋頂種電5年 4都申請不踴躍…北市也將開放

內政部二○一八年五月開放違建屋頂可以裝光電板後,被指為違建合法化開路,除台南、高雄的申請情形相對積極外,其他四都進展不明...

入秋風電發威 整體風力發電、離岸風電雙創歷史新高

隨著入秋後開始吹起東北季風,風力發電也持續增加。台電公司表示,繼26日17時9分整體風力發電達到167.3萬瓩,突破歷史...

中秋沒禮金…取消三節獎金公司違法嗎? 這前提下:資方不得片面停止發放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對於今年的三節禮金,你預期能拿到多少獎金呢?由於近幾年受到疫情與景氣影響,不少雇主對人事成本的支出都轉趨保守,甚至一向被視為「年終獎金的領先指標」之一的中秋禮金,今年發放的金額可能也會大幅減少。不過,若因今年公司獲利不佳,雇主就取消發放三節禮金是否違法呢?《勞基法》真的有規定一定要發三節禮金嗎?

2024基本工資調漲…時薪183元、月薪27,470元!勞工和雇主將有何影響?

基本工資定義是什麼?2024年基本工資調升,對勞工、雇主有哪些影響?

蔡英文政見拖7年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最低工資應參採指標,並組成「最低工資審議會」...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