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熬過3月大魔王!4月普發現金入帳、有望早領薪 還有一個隱藏版小確幸

獨/火車清晨常撞牛!資深司機員曝「這原因」牛牛早起吃草

海豹被摸肚做仰臥起坐「秒現26塊腹肌」!網笑翻:健身達人深藏不露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趨緩…卻不該高興? 薪資低成長、物價高時代已來臨!

(本報系資料庫)
(本報系資料庫)

【撰文・玩股小博士】

直接引用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的2022年12月數據供你參考,應該就不用多說什麼了,小白菜漲 52.74%、國外旅遊團費漲 25.64%、鮭魚漲 23.79%、雞蛋漲 21.99%...

2022年末,各國惡化的通膨逐漸趨緩,美國為首的FED終於放緩升息腳步,也讓各國股市開始觸底反彈,但如果要回頭我們生活中來看,這年增率趨緩並不代表我們購買的東西變便宜啊,而是「穩定變貴」中,各國央行持續大印鈔票真的加速通膨惡化嗎?利用升息或回收債券的手段能降低通膨嗎?對我們是否會產生什麼影響?這是接下來要討論的重點。

過去各國央行維持的年化通膨率2%已失控許久

首先要提到的一個觀念是,各國政府及央行在近代開始把CPI年增率控制在2%的目標,原因是想維持物價上漲來穩定經濟活動成長,但太高又會導致景氣大蕭條,所以經過統計及經濟學家研究知道,並由紐西蘭在1990年率先以每年CPI年增率在2%作為設定,果然也讓物價未來數十年至今的物價、景氣維持在一定範圍內,但這件事確定疫情後出現大變化。

拉開近十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來看,以新冠疫情發生的2020年作為一個分水嶺,2013年到2020年來看,台灣確實控制得非常好,並未超過2%,另外像是美國、歐元區、日本等國家也能長期控制在2%範圍內。但是2020年因為全球鎖國政策導致經濟停擺,台灣的CPI年增率掉到負值的「-0.23%」,美國則掉到1.2%,歐元區是0.3%,日本全年出現掛蛋「0」的表現,這當然對各國經濟發展不妙了,當物價停滯加上經濟停擺,造成「通縮」會造成國家無法運作並衰退。所以當時無論什麼市場都陷入衰退或停滯,於是各國政府決定開始降息、大撒鈔票救經濟,美國FED甚至直接將基準利率歸零,一瞬間熱錢湧入市場,舉債成本也變得更加容易且低廉,也造成當年的股債雙漲的現象,但這是正常的嗎?其實隔年馬上就出現了副作用。

2021年開始,台灣全年CPI年增率升至1.96%,雖然很開心,但12月份單月CPI年增率已經衝上2.63%,至於美國同樣出現暴衝,全年CPI年增率4.7%、歐元區全年CPI年增率2.6%,紛紛突破2%的防線。而日本則是維持通縮政策,2021年CPI年增率全年居然轉為負數的「-0.2%」,這也代表日本受到疫情影響更加嚴重,政府也維持低通膨避免經濟失控。

接著到了2022年呢?熱錢進入市場超過一年多,副作用也出現了,那就是通膨開始加速惡化,2%通膨年增率再也不復見,其實這個問題早在2021年底就浮現。2022年全年CPI年增率,台灣2.95%、美國8.1%、歐元區8.3%、日本也失守衝上2.4%,每月的年增率也不斷爆衝,台灣在六月出現3.59%,美國六月出現9.1%,歐元區則在十月出現10.6%,日本更是衝上3.8%,通膨全面失控紛紛創下數十年的新高,這導致各國政府迅速啟動升息策略,接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2022年美國瘋狂升息吸引全球資金回流,讓各國出現股債市場雙殺。來到2022年的年末,台灣、美國及歐元區的CPI開始降溫,而日本受到政策影響而維持高通膨,當升息角度趨緩,股市也紛紛開始回血上漲。

再從台灣逐月CPI年增率來觀察,2020年(109年)1月為1.86%,接著2020年全年出現負數,2021年上半年則開始爆衝超越2020年初的1.86%,並依舉突破2%大關,再看到核心CPI年增率(紅色虛線),這是將食物類、能源類的權重扣掉,避免短期性或季節性的事件影響物價走勢,2022年的CPI年增率在下半年開始往下修正,甚至降至2021年末的高點,但核心CPI仍在2021年以上,這表示通膨的後座力非常強勁,從食物、能源上漲,並陸續蔓延至各種民生物資的漲價了。

消費者物價指數及薪資成長幅度對比

我們再把消費者物價指數拉出來看,從105年(2016年)的基準年觀察,行政院把當年的CPI指數設定成100,接下來的物價波動就會跟這個100做比較。看到最新公布的2022年,CPI指數來到107.4,對照2016年至今,整體物價就是不停的往上漲啊!這六年上漲幅度為7.4%。如果用每年指數的對照相比,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CPI年增率了,2022年確實出現大暴衝。

再來看看,幾個跟我們民生關聯性最高的項目,分別是食物、居住及教養三個類別,上圖可以看到2016年同樣用100作為基數,來到2022年之後,食物類衝上111.74,居住類衝上105.99,教養類則是103.48,大家每天都要吃東西,所以食物類不斷衝高,其實這項目影響是最大的,以全年年增率來看,2016年及2022年都出現5%以上的超高通膨,所以吃東西或外食越來越貴,這絕對不是幻覺。再來是居住類衝高,裡面包含房租、居家修繕、家庭用品及水電,同樣也不斷墊高。另外教養費用持續墊高,讀書學費同樣出現通膨,這三個項目都屬於每月固定開銷,因此通膨起來當然會讓大家相當有感。

看完通膨之後,接著來看看每人每月的平均月薪狀況,這邊拉的是工業及服務業,也就是整個受薪階級的平均薪資。2016年每個人平均月薪為39,213元,2021年則成長至43,209元,年增幅度為10.19%這看起來很高對吧?但如果再用每年的年增率去看,其實近六年僅有一年成長高於2%,其餘年份都低於2%,所以如果靠薪資收入成長,這長期肯定是落後給物價上漲的速度

長期薪資結構已經進入低成長的趨勢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一點,從1980年(民國69年)到2021年來看,國內平均薪資成長幅度的高峰期就在1981年到1990年之間,薪資從不到一萬的7,759元成長至兩萬元,在當時的時空背景就是台灣經濟正在起飛,加上股市怎麼炒怎麼漲的黃金年代。1990年後受到景氣反轉、股市大崩盤的影響,每月平均薪資成長幅度也開始需緩,一路從1991年的10%附近不斷下修,2004年更是趨近於零的成長,接下來的停滯性加薪更是一路維持到目前,2001年到目前為止都低於2%甚至還有好幾年都低於1%,大家別忘記一件事情,市場每年平均CPI年增率是2%,加上食品、房租、教育這種類型的物價通膨更容易超逾2%大關。

再來分享一個有趣的觀點,那就是有些長輩會說他的工作年代月薪才一、兩萬而已,還是可以過很好,現在的人領月薪有三萬多應該就會過更好。乍看之下沒問題,但其實這也忘記考量通膨因素,上面這個表格換算就很清楚了,1970年拿10,000元要買的東西,到了2022年底則必須再多拿12,073元出來才能買得起,這漲幅等於是增加了120.73%,實質購買力整整差了一倍以上,所以現在的人月薪三萬元會更好?其實還原物價的實質購買力也才等於1970年的13,591元,加上房價也從過去漲到現在不知道哪去了,並沒有比較好過

薪資低成長、物價高通膨的時代已經來臨!

總結一下,1990年代以前的人們,其實靠著工作就能克服物價通膨,但後面幾年開始,隨著景氣衰退也減緩了經濟面及市場加薪幅度。2000年以後想靠工作收入想過活更是困難,畢竟通膨成長的速度並未減緩,甚至還受到市場大幅撒鈔而加速通膨惡化,反過來說,薪資也會出現停滯,原因也很簡單,當公司行號的營運成本受到通膨侵蝕,自然也很難給員工持續成長的薪資,甚至出現低薪也是常態。所以在這個高通膨成長、低成長薪資的時代,除非你的工作是每年固定都能加薪,而且能每年都高於平均通膨2%甚至更高,這樣才能對抗偶爾出現的通膨加劇,否則還是要增加多一些的本業外收入,例如兼職或投資,創造更高的投資報酬率才有機會追上物價通膨的速度。

所以看到通膨趨緩可別開心太早,因為政府為了不讓經濟陷入衰退,也會控制在每年CPI指數穩定年增的節奏,這代表近幾年高物價不太可能回去了,未來物價只會更高或是維持目前的高檔而已,假如你的薪資水準已經跟不上高物價,那麼就得好好思考接下來的投資佈局了

最後提醒一個重點,那就是CPI年增率只是一個平均值而已,個別項目上漲幅度高的你更要注意!我直接引用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的2022年12月數據供你參考,應該就不用多說什麼了:小白菜漲 52.74%、國外旅遊團費漲 25.64%、鮭魚漲 23.79%、雞蛋漲 21.99%、旅館住宿費漲 15.17%、沙拉油及調理油漲 14.32%、中式早點(如燒餅、飯糰)漲 9.89%、西式早點(如漢堡、三明治)漲 8.92%、糕餅點心漲 8.85%、麵包漲 8.33%、豬肉漲 7.34%、鮮奶漲 6.19%、中式麵食(如炒麵、小籠包)漲 6.16%、中式米食(如便當、滷肉飯)漲 5.87%、衛生紙、面紙及紙巾漲5.49%、95 無鉛汽油漲 5.43%等

看到這些民生物資飆成這樣,你還會覺得通膨降低值得高興嗎?其實就只是物價上漲速度變慢罷了,而高物價是回不去了。但如果以投資角度而言,其實高通膨的時代就是最好投資的時代,因為投資商品通常能跟著通膨走。

◎本文內容已獲玩股網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原文請點此

通膨 CPI 薪資 漲價 雞蛋

延伸閱讀

金融股2022年因升息受惠很多? 獲利大爆發的僅第一金(2892)和這3檔

台積電最高價就是年後開盤那天? 分析師:這些人抱不住…股價就會往上漲

00878跟0050都要的話怎配置?專家分「三階段」:這時可100%高股息ETF

台積電跌漲都46%…但買在高點得漲85%才回本! 專家「兩點提醒投資人」

相關新聞

我國低利率政策轉變?楊金龍:取決通膨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在立法院表示,我國利率政策的調整和通膨有很大關係,因應目前高通膨所以加以升息;行政院長陳建仁則說,...

景氣糟透了 連亮四藍燈

景氣糟透了,國發會昨(27)日發布2月景氣概況,今年2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0分,較1月再減1分,為14年新低,...

連5升!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重貼現率達1.875%

央行今下午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創下連5升的紀錄,重貼現率達到1.875%。央行從去...

缺蛋是產業鏈根本問題! 他籲財團跟政府要介入:不是給你5千小孩趕快生一生

最近真的有感受到買不到蛋,去大賣場搶到一箱30顆,儼然成為英雄;都不敢看標價,30顆280,一顆已經堂堂逼近10元(原文日期寫於3月7號)。

4月起 電價平均調漲11%

經濟部拍板,四月起電價將大幅調漲,平均每度電單價來到三點一一五四元,漲幅高達百分之十一,漲幅之高歷年罕見,其中住宅、商業...

宏國傳斷交危機 台宏FTA是否終止仍待觀察

宏都拉斯傳出將與中國大陸建交,恐再釀成與我國斷交危機。而台灣與宏國2008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可能終止備受...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