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2%通膨警戒線該調整?財經學界這樣看

全球飽受高通膨之苦,「2%」仍是最適通膨率嗎?台大經濟系教授樊家忠、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認為,2%是經驗法則,美國也是奉行這個標準,若持續下去基本上可保持整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動態穩定狀態。不過,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指出,隨氣候變遷造成糧食短缺、綠色通膨等環境變化因素影響,應適度放寬2%的通膨警戒標準。
去年世界各國物價上漲令人咋舌,不僅美國通膨率一度衝破8%,歐洲更狂飆至二位數,去年6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也高達3.59%,國內外開始出現是否該調整2%通膨警戒線標準的聲浪。
樊家忠表示,通膨警戒仍訂在2%標準,在那個還境下不會有太大波動,貨幣金融的運行也較容易預測,無論是做生意在定價上,或要進行投資決策也較方便,如果是訂在7%、8%,那變動會非常劇烈,也可能會妨礙經濟活動。
樊家忠還提到,2%通膨警戒線是經驗法則,美國也是以此為標準,過去30~40年間運行的也非常好,美國是成熟的發達經濟體,台灣也是比較高所得的國家,反倒是中低所得國家就應該考慮調整2%通膨率目標這個數字。
吳大任指出,台灣還是可以2%來作為抑制通膨的目標,我們大概不太需要變動,因為台灣去年即使出現連續五個月CPI年增率超過3%,但其實距離並不遠,回到2%以下是有可能達成的,且以2%來作為分界點,有它的意義,美國就有比較大修改它目標區間的需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