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Phone充電狂被電全因它!蘋果承認:「一點點麻又刺痛是正常的」

美修女下葬4年「肉身不壞」引眾人瞻仰神蹟 日後可能封聖

小學舉辦10至12天海外暑假旅遊 家長愣「團費8萬1」給去嗎?

聯準會再升息一碼…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五大族群看這裡

升息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簡單說,若是借錢,例如卡債,就可能增加負擔;若是存錢,利息就會增加,對儲蓄族有利。(美聯社)
升息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簡單說,若是借錢,例如卡債,就可能增加負擔;若是存錢,利息就會增加,對儲蓄族有利。(美聯社)

聯準會1日宣布指標利率升息一碼(0.25%),加上去年數次大幅升息,紐約時報表示,民眾家庭帳本的兩端都有感:儲蓄受惠於收益提高,但借貸則要付出更多利息成本,對信用卡債、車貸、學貸房貸等,都大有影響。

信用卡

信用卡債與聯準會動作密切相連,借信用卡債要付循環利息的消費者可望見到利率上升,一兩個帳單周期就感受得到。據Bankrate.com,截至1月25日,信用卡借貸平均利率為19.9%,比去年3月要升約16%。

車貸

車貸往往跟五年期公債利率走,而公債受聯準會指標利率影響,但這不是影響車貸借貸人要付多少的唯一因素,信用歷史、車子款式、貸款條件及頭期款,都列入費率算式。據Edmunds的統計,去年第四季新車平均利率為6.5%,比前一年同期的4.1%來得高。

學貸

償還學貸是否加重,要看消費者借的是哪種學貸。教育部計畫減免當前聯邦學貸最多達2萬元,只是這項施政還在官司訴訟;聯邦學貸付的是政府的固定利息,所以不受影響。

但新型聯邦學貸在每年7月依5月拍賣的十年期公債計息,那些學貸的利率已經調升;2022年7月1日之後借聯邦大學生學貸的人,付息已由更早一年同期的3.73%上升到4.99%。至於借民間學貸的人,按預期要付更多,不管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都跟依循聯邦資金利率的指標走,通常一個月內就會調高。

房貸

30年期固定息房貸倒不亦步亦趨跟聯準會指標利率走,一般是跟隨十年期公債,但還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通膨的預期值、聯準會的動作、投資人對總體的評估。

房地美(Freddie Mac)指出,去年11月房貸利率升破7%,到1月26日的當周已回跌到6.13%;相同的房貸在2021年同一周利率為3.55%。

其他類型房貸比較會與聯準會升降息貼近;浮動式利率房貸跟證券化信用房貸,一般在聯準會利率變動後兩個付款周期內調變。

存款工具

儲蓄的人想靠本金追求較好收益,接下來日子會好過得多。

聯準會指標利率上升,經常意味銀行對儲戶存款要多付息,話雖如此,銀行不會劍及履及,往往是想招徠更多存款時才那麼做;目前銀行都有充沛的存款,但有些金融機構已開始改變,例如Primis Bank銀行就把線上存款跟支票戶頭的利率改為5.03%。

學貸 聯準會 房貸 信用卡 儲蓄 升息 Fed

相關新聞

缺水缺電、台商回流也無奈!東鋼黃炳樺:不能放棄核能

台商回流投資台灣有哪些風險與機會?富邦舉辦2023永續大未來論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蔡志宏指出,缺水與缺電將成為產業發展最大的挑戰;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炳樺則點出2050淨零規劃不可行,現階段不能放棄核能選項。

陳其邁也受不了老舊電網!中興電能搶五千億商機?

台灣停電快成日常一部分,這等亂象真能解決?台電推出10年5千多億元的強韌電網計畫,許多老牌重機電廠的設備堪稱關鍵,究竟他們如何協助台電推動計畫?卡進這波商機對公司業務幫助多大?

解缺工危機…4產業鬆綁 增2.8萬移工

為解決缺工危機,勞動部昨預告調整聘僱移工資格,擬放寬包括製造業、營造業、農業以及機構看護等四大產業移工,估增兩點八萬名移...

媒體議價立法 數位部8月底前提報告

媒體議價對話去年十二月啟動第一輪,至今已結束兩輪對話,除了Google提出新聞數位共榮基金計畫,幾乎沒有新進度;今年以來...

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部分達成協議 將簽署首批協定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18日表示,美國和台灣已針對「21世紀貿易倡議」的第一部分達成協議,台灣貿易談判辦公室也稱將在...

張忠謀、蔡衍明、徐旭東都輸了!台灣50大富豪聲量霸主是他

財經媒體《富比士》(Forbes)公布2023年台灣50大富豪榜,富邦集團蔡明忠和蔡明興兩兄弟財富達88億美元(約新台幣2694億元),成為台灣榜首。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