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英九邀陸生訪台被擋 陸委會稱有「善意提醒」

影/85公斤公熊左前肢困套索 活活脫水渴死命喪大雪山

遭控性騷慣犯 國家電影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出聲了

聯準會再升息一碼…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五大族群看這裡

升息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簡單說,若是借錢,例如卡債,就可能增加負擔;若是存錢,利息就會增加,對儲蓄族有利。(美聯社)
升息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簡單說,若是借錢,例如卡債,就可能增加負擔;若是存錢,利息就會增加,對儲蓄族有利。(美聯社)

聯準會1日宣布指標利率升息一碼(0.25%),加上去年數次大幅升息,紐約時報表示,民眾家庭帳本的兩端都有感:儲蓄受惠於收益提高,但借貸則要付出更多利息成本,對信用卡債、車貸、學貸房貸等,都大有影響。

信用卡

信用卡債與聯準會動作密切相連,借信用卡債要付循環利息的消費者可望見到利率上升,一兩個帳單周期就感受得到。據Bankrate.com,截至1月25日,信用卡借貸平均利率為19.9%,比去年3月要升約16%。

車貸

車貸往往跟五年期公債利率走,而公債受聯準會指標利率影響,但這不是影響車貸借貸人要付多少的唯一因素,信用歷史、車子款式、貸款條件及頭期款,都列入費率算式。據Edmunds的統計,去年第四季新車平均利率為6.5%,比前一年同期的4.1%來得高。

學貸

償還學貸是否加重,要看消費者借的是哪種學貸。教育部計畫減免當前聯邦學貸最多達2萬元,只是這項施政還在官司訴訟;聯邦學貸付的是政府的固定利息,所以不受影響。

但新型聯邦學貸在每年7月依5月拍賣的十年期公債計息,那些學貸的利率已經調升;2022年7月1日之後借聯邦大學生學貸的人,付息已由更早一年同期的3.73%上升到4.99%。至於借民間學貸的人,按預期要付更多,不管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都跟依循聯邦資金利率的指標走,通常一個月內就會調高。

房貸

30年期固定息房貸倒不亦步亦趨跟聯準會指標利率走,一般是跟隨十年期公債,但還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通膨的預期值、聯準會的動作、投資人對總體的評估。

房地美(Freddie Mac)指出,去年11月房貸利率升破7%,到1月26日的當周已回跌到6.13%;相同的房貸在2021年同一周利率為3.55%。

其他類型房貸比較會與聯準會升降息貼近;浮動式利率房貸跟證券化信用房貸,一般在聯準會利率變動後兩個付款周期內調變。

存款工具

儲蓄的人想靠本金追求較好收益,接下來日子會好過得多。

聯準會指標利率上升,經常意味銀行對儲戶存款要多付息,話雖如此,銀行不會劍及履及,往往是想招徠更多存款時才那麼做;目前銀行都有充沛的存款,但有些金融機構已開始改變,例如Primis Bank銀行就把線上存款跟支票戶頭的利率改為5.03%。

學貸 聯準會 房貸 信用卡 儲蓄 升息 Fed

相關新聞

美商會白皮書 嚴批我能源政策:能源轉型落後衝擊國家安全

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二○二三台灣白皮書」,對於政府能源政策用詞嚴厲,認為台灣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不但影響產業發展,...

南科發生壓降 聯電:部分晶圓報廢、機台重開機

南部科學園區下午發生壓降情況,晶圓代工廠聯電表示,生產受到一點影響,有部分晶圓報廢,另有機台需要重新開機,損失情況待進一...

台灣新車價比中國還「割韭菜」? 他:關稅高但額外成本少很多

多數普通人一輩子裡面,買過最貴的動產,汽車大概會是第一名。即使是平價國產品牌,也要動輒數十萬至上百萬不等。2022年台灣人均所得已經達到3萬3,565美元,折合新台幣大約102.7萬元,分期3年5載買輛國產車倒也不算太過艱難,但我們卻也很難無視和周邊國家相比新車價格明顯高昂的事實。

便宜日圓將沒了?傳日本央行6月將有大動作 他:巴菲特2原因大動作布局

老實說,受限日本央行宣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美債假危機、美元加息市場預期影響,美日硬是從133又拉回141盤旋,Y大前面賺得開心,但現在從135一路扛到140.6佈單,卻還是覺得很開心,為什麼呢?

美債上限協商若真的未過…將有 「一兆美元白金硬幣」? 專家:法理上完全可行

也就是財政部靠著1兆美元的鑄幣替換聯準會帳上的1兆美元的國債債務,達到降低債務上限的目的。聽起來很神奇,但真的可行嗎?

缺水缺電、台商回流也無奈!東鋼黃炳樺:不能放棄核能

台商回流投資台灣有哪些風險與機會?富邦舉辦2023永續大未來論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蔡志宏指出,缺水與缺電將成為產業發展最大的挑戰;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炳樺則點出2050淨零規劃不可行,現階段不能放棄核能選項。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