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勞工、環保議題最困難 學者:談判尚未進入深水區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昨起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學者指出,目前雙方談判尚未進入深水區,但可以預見,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環境永續等項目未來都會談到,不只經濟部,相關部會未來都要啟動進行配套措施規畫,以利雙方簽訂倡議後,產業可以快速適應。
台美貿易倡議是在去年八月進行第一次談判,會談項目共十一項,從去年八月到今年元月,雙方會談項目都聚焦在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反貪汙及良好法規實務等四大項;不過,因為前一回合談判,只有廣泛意見交流,並未對外公布最後結果,所以,大眾對於此次談判是否能有具體結論,也相當關注。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所有的倡議會談都是先從容易的項目開始談起,舉例來說,貿易便捷化項目談到讓支付方式更便利、或者是資安保護,這些談起來比較沒有疑慮;容易的項目談完後,雙方才會慢慢進入深水區進行會談,最困難的部分,包含勞工、環保等議題,都要到後面幾個回合才談到。
雖然台灣期待有好的結果,甚至能跟美國談BTA,不過,邱俊榮認為,如果期待年底前有好結果,現在起,雙方開會頻率要很高,而且每一次的談判前作業要做得很詳盡,若按現在速度會談,要在今年底完成的困難度較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