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後台商如何趨吉避凶? 資誠提3大建議

中共20大報告出爐,中國大陸台商在地經營如何趨吉避凶、逢凶化吉,成為許多台商關注的焦點。資誠(PwC)認為,建議要繼續深耕大陸的台商,在共同富裕的大旗下,併購方面恐要更低調、勞資關係要更和諧、稅務處理要更合規,經營管理也必須更在地化,未來才能趨吉避凶;至於台商如何在大陸立足不敗?也提出3大建議。
大共20大後發表報告,在完善所得分配制度上,提出「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資誠會計師段士良說,中共20大後,因應新的「共同富裕」政策方針,台商經營策略勢必要改變。
至於有意分散製造基地,或撤出大陸的台商,又要如何安全退場?段士良表示,只要是有自有廠房的台商都會選擇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出場,但一定要能確保交易價款可以匯出。
首先,與買方的商務談判牽涉中國大陸工商登記程序、稅務申報實務、金融匯款操作、民法法規等專業,之後還要確保交易後能取得相關政府單位審批,這其實是個耗時且困難的工程。
段士良說,依他多年經驗,從與潛在買家開始談判到最後境外收到款,「時間短則半年、長則2年」,尤其最近一年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對土地買賣或以股權形式間接移轉土地的干預越來越嚴重,這確實讓交易收款的難度又大幅增加。
資誠會計師徐丞毅則表示,大陸台商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紛擾、各國貨幣政策激化通膨與通縮,短供應鏈遂成顯學。在這些變動中,台商如何在大陸立足不敗?有3大建議,第一是精簡中國大陸事業、第二是善用當地政策牛肉、第三是即時掌握查核趨勢。
精簡中國大陸事業方面,除了將閒置工廠處分,還可留意將不具競爭效率的業務轉化成為與中國大陸企業合作的敲門磚。徐丞毅表示,組建中國大陸控股公司也可統一對外窗口、增加營運效率以及取得租稅優惠等優勢。台商可善用自貿區對於人員、資金、貨物、服務與租稅上的彈性,搭配RCEP發揮供應鏈外溢的效果。
徐丞毅建議,台商在大陸經營需要及時掌握當地的查核趨勢,在大陸金稅四期陸續上路後,強化稅務法令的認知與管理,才能做好稅務治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