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退撫基金恐提早用罄 全教產:別再「擠牙膏式」處理撥補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表示,政府應跟隨國際腳步,明確規畫退撫基金未來50年的撥補計畫,並及早撥補,避免政府信用破產、公教人員陷入老年貧窮的風險,最後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圖/全教產提供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表示,政府應跟隨國際腳步,明確規畫退撫基金未來50年的撥補計畫,並及早撥補,避免政府信用破產、公教人員陷入老年貧窮的風險,最後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圖/全教產提供

立法院朝野黨團昨協商公教人員退撫新制草案及舊制撥補條文,在場立委與官員意見不一,將於今天下午繼續協商。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今天表示,政府應跟隨國際腳步,明確規畫退撫基金未來50年的撥補計畫,並及早撥補,避免政府信用破產、公教人員陷入老年貧窮的風險,最後產生嚴重的社會問題。

全教產指出,民國112年7月起新進公教人員將加入退撫「新基金」,「舊退撫基金」原本每年約有700億元繳進來,支出給付卻逾1000億元,但「舊退撫基金」從此不再有新進人員繳錢入庫,即現職人員面臨「斷流」危機,老一輩人員又陸續退休,「舊退撫基金」面臨雪上加霜之境,將提早用罄。

全教產表示,由於原退撫基金財務缺口太大,單靠調降所得節省費用挹注基金及提高收益仍恐不足也「不及」填補退撫基金財務缺口,故一定還要靠政府撥補,但目前教育部官員明白指出,基於新基金使原退撫基金由137年提早到133年用罄,故準備撥補方案,只有撥補這4年,也就是說137年仍將用罄。

全教產說,雖然「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8條,明白指出政府負最後支付保證責任,但是106年的年改大砍公教人員們的退休金後,「政府最後支付保證責任」已被戲稱為「政府負最後『打折』保證責任」。

全教產表示,依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辦理基金第8次精算報告書」,建議政府於現職人員提撥率最高15%之前提,由政府每年撥補236億元(教育人員部分),以維未來50年基金不會用罄。

並於「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第98條增列文字,「退撫基金之財務缺口,由政府依退撫基金財務精算報告結果及分析,如有不足之數,應編列預算或在年度預算範圍內,自前項退撫制度實施之日起調整支應,以維未來50年退撫基金不會用罄。不受預算法第23條、第62條及第63條規定之限制。」

全教產說,針對原退撫基金用罄危機,銓敘部竟只有提4年撥補方案,而教育部只會聲稱公教一致、只會配合銓敘部,這種失信於教師、失信於人民、與國際嚴重脫節的行為,不僅讓政府的信用崩盤,更讓人才對教職卻步。該會認為,政府應採用第8次精算報告的建議迅速撥補,而非只撥補舊退撫基金用罄年度提前的財務缺口。

全教產呼籲,政府應跟隨國際腳步,明確規畫退撫基金未來50年的撥補計畫,並及早撥補,不要繼續用擠牙膏的方式處理撥補,讓政府信用破產、公教人員陷入老年貧窮的風險。

教育部 退休金 退撫基金

延伸閱讀

公教退撫新制草案「關鍵條文」沒共識 朝野協商15日再戰

112公教新制黨團協商 全教總提「一個反對、二個要求」

退撫新制採確定提撥 銓敘部:經利弊多方分析評估

【專家之眼】新制退撫 退休金風險公教個人自負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陽光行動╱鴻海星光計畫 為高關懷生指引不同的人生道路

黑暗中的點點星光,也能指引出一條走向未來的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從2022年推動「星光計畫」,截至去年底,與全台22個據點...

體制內資源不足 花蓮暖心師募款為高關懷學生動物輔助治療

國內高關懷雖然有專案輔導計畫,即預防中輟高關懷課程計畫,但是在教育現場仍不夠。教師反映,由於課程補助時薪低於坊間實際收價...

慈濟新芽班愛的灌溉 高關懷生也能開出生命的花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開辦的「新芽課輔班」,目前全台自辦23班、公益合作7班。其中,成立13年的北投新芽班,前後約莫70名退...

大學宿舍費通膨 快比租屋還貴

為了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教育部自今年二月起,補貼公私立大專校院校內住宿生每學期五千元,然而大學宿舍卻是愈來愈貴,有學生反映...

協助預測全球暖化趨勢 新海研一號達成首次國際遠航

國造研究船新海研一號經歷24天、25000浬航程,航行至帛琉靠泊馬拉卡港後於今日返抵高雄港,完成首次遠航。本次科學航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