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班注意!4縣市雨彈持續 慎防大雷雨、雷擊

私幼師喊冤稱「在餵感冒藥水」 醫:感冒藥不可能有巴比妥

推動商業服務業節能 王美花:將祭出最高500萬節能補助

經濟日報今(8)日舉辦「2022能源願景高峰論壇-永續綠能 永續ESG」,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出席致詞。她提到,台灣政府在節能、開發及儲能三方向的成果及未來規劃,其中,為了鼓勵住家及業者減碳,經濟部將重啟推動家電汰換補助,針對商業服務業也祭出最高500萬元補助。

王美花提到,COP27剛結束,雖然外界認為今年沒有太大進展,主因為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價格高漲、不足,甚至也讓部分國家選擇回頭使用石化燃料。但另一方面卻也讓他們檢討再生能源政策,讓他們體認到必須加速再生能源開發。

針對政府做出哪些工作,王美花以節能、開發及儲能三方向說明。第一,國際能源署(IEA)指出「節能是第一能源」,顯示節能重要性。王美花說,台灣又因為有大量製造業,造成對於石化能源的依賴程度變高,因此如何透國節能達到減排就更有效果,政府過去推廣節能超過30年,目前也請能源局同仁地毯式調查,檢視如何達到進一步節能效果。

除了調查,政府也必須針對節能經費有所投入。首先,住家最需要節能補助的就是電冰箱跟冷氣,但他也希望同仁可以研究,會不會有民眾認為自己使用節能電器就反而增加使用,導致用電量不降反增,認為應該要有更細緻作法。

其次,經濟部也有針對商業服務業提出汰換設備經費,目前規劃企業最高可以達到500萬元的補助;除此之外,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如何輔導企業府節能需要更多專業技術、知識。

第二,政府在創造再生能源方面也不遺餘力,今年無論是太陽光電、離岸風電都已經看到績效。王美花舉例,像是今年8月就曾經有光電發電達550萬瓩,占用電量的15%;離岸風電在11月已經有連續好幾天都發電超過100萬瓩,占到當時的用電量的5%以上,直說未來明年、後年開始,每一年進展速度都會較過往更快。

她也不忘提到,行政院今日也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版本,納入「地熱專章」、新建建案強制要求設置光電板,以及離岸風電取消12浬設置限制等,都是為了讓再生能源設置能夠更加順利。

第三,隨著再生能源推動,電網及儲能設施等措施如何搭配也是重點。王美花說,開發再生能源讓需求端跟供應端搭配變複雜,讓台電工作變更吃重,電網就需要更多技術搭配。

其次,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如何穩定供電就需要搭配儲能設施。雖然目前台灣仍須仰賴大量進口,必須跟全世界搶儲能設施,但隨著技術發展也衍生很多新產業及商機。

王美花最後補充,中小企業如何取得綠電也是經濟部很重要的工作,認為中小企不像是大企業理解減碳方法,但也必須配合國際供應鏈目標,所以必須協助業者了解減碳重要性,並提供各樣工具,讓業者可以知道怎麼改善商業模式及設備。

王美花結論表示,面對國際減碳趨勢,「這個是對我們台灣負責,也是對地球負責任」,因此也希望企業推動減碳之外,也可以發掘出可能的商機。

再生能源 王美花 離岸風電 綠電 ESG

延伸閱讀

徐國勇辭了 王美花堅守政務官身份:不需要多想

影/能源轉型期 王美花:近幾年是電力建設高峰期

表揚32家節能標竿單位 經長:淨零碳排有助企業永續

賴清德、顧立雄全國個資疑遭駭 藍:成立數發部很諷刺

相關新聞

首爾公寓價格暴跌近「腰斬」…台灣房價才是神話? 兩原因:多數人也不希望泡沫化

過去全世界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首爾永遠在漲」。

美商會白皮書 嚴批我能源政策:能源轉型落後衝擊國家安全

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二○二三台灣白皮書」,對於政府能源政策用詞嚴厲,認為台灣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不但影響產業發展,...

南科發生壓降 聯電:部分晶圓報廢、機台重開機

南部科學園區下午發生壓降情況,晶圓代工廠聯電表示,生產受到一點影響,有部分晶圓報廢,另有機台需要重新開機,損失情況待進一...

台灣新車價比中國還「割韭菜」? 他:關稅高但額外成本少很多

多數普通人一輩子裡面,買過最貴的動產,汽車大概會是第一名。即使是平價國產品牌,也要動輒數十萬至上百萬不等。2022年台灣人均所得已經達到3萬3,565美元,折合新台幣大約102.7萬元,分期3年5載買輛國產車倒也不算太過艱難,但我們卻也很難無視和周邊國家相比新車價格明顯高昂的事實。

便宜日圓將沒了?傳日本央行6月將有大動作 他:巴菲特2原因大動作布局

老實說,受限日本央行宣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美債假危機、美元加息市場預期影響,美日硬是從133又拉回141盤旋,Y大前面賺得開心,但現在從135一路扛到140.6佈單,卻還是覺得很開心,為什麼呢?

美債上限協商若真的未過…將有 「一兆美元白金硬幣」? 專家:法理上完全可行

也就是財政部靠著1兆美元的鑄幣替換聯準會帳上的1兆美元的國債債務,達到降低債務上限的目的。聽起來很神奇,但真的可行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