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五企業缺才 最缺乏:機械、電機、商業管理類人才

技職人才有多搶手?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五的企業表示目前處於缺工狀態,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人才缺口最大的產業為資訊科技業、建築營造業、餐飲住宿服務業以及傳產製造業。 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技職人才有多搶手?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五的企業表示目前處於缺工狀態,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人才缺口最大的產業為資訊科技業、建築營造業、餐飲住宿服務業以及傳產製造業。 圖/1111人力銀行提供

技職人才有多搶手?根據1111人力銀行今(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五的企業表示目前處於缺工狀態,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人才缺口最大的產業為資訊科技業、建築營造業、餐飲住宿服務業以及傳產製造業。

而不同產業最缺乏的人才類型分別為機械類38.9%、電機類32.8%、商業與管理類31.5%、以及動力機械類25.6%。

少子化的衝擊,讓學生人數逐年遞減,反映在產業端,企業備受缺工缺才之苦,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調查,台灣半導體針對高中職技術人才釋出的職缺數年增133%,連護國神山都向技職人才招手。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資訊科技業可以說是近年含金量最高的產業,在疫情的催化下蓬勃發展、大舉搶才,台灣的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相當重要的關鍵,儘管在通膨的壓力下,全球的科技科業陸續出現下修展望的效應,景氣也呈現多空論戰的局面,但整體產業的需求仍然在高點,即使求才的強度不若以往,但產業的穩定發展,仍然需要大量人才。

餐飲住宿業則受惠於暑假旺季以及國旅補助的拉抬,業績長紅,特別是觀光景點的旅宿業者,一房難求,代表的是背後需要更多人力支援,來維持服務品質。至於建築營造業與傳統產業,一直以來就有缺工的呼聲,受限於疫情國境管制,人才的流動更加受限,但在疫情趨緩後,因應產業復甦重整,都需要人才投入。

黃若薇進一步分析,機械學類學習機械運作的理論及應用,電機類則以電子學、電磁學等以電力應用來於發展或驅動各類元件與裝置,至於動力機械,則涵蓋陸海空交通工具的製造、操作、維修等產業,這幾個學門培育出來的人才,是台灣產業的基礎與高科技產業的推手,可以說是產業中的關鍵人才。

而商業管理類人才則是不同產業都需要的人才類型,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學、科技管理、金融管理、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事務管理、人事管理等科系所,從組織管理、行銷財務到人力資源,都有所涉略,能夠應用的產業相當廣泛,在不同企業中都能發揮所學,特別是在產業於疫情後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具備管理專業的人才可以帶領企業成功轉型,挺過挑戰。

上述「任用技職人才」調查問卷,是1111人 力銀行針對企業會員進行立意抽樣調查,調查時間2022年6月27日到7月28日,有效調查份數為894份。

疫情 技職 半導體

延伸閱讀

質疑板橋3地下停車場沒進度 新北交通局指這處今開標

透早先去曬海帶再去市府上班?日本公務員新日常:兼差救缺工

鄭文燦涉論文抄襲 梁文傑:認識智商157的人只有他

科技業國外業務到底有多賺?年資五年平均年薪破70萬

相關新聞

我國低利率政策轉變?楊金龍:取決通膨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在立法院表示,我國利率政策的調整和通膨有很大關係,因應目前高通膨所以加以升息;行政院長陳建仁則說,...

景氣糟透了 連亮四藍燈

景氣糟透了,國發會昨(27)日發布2月景氣概況,今年2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0分,較1月再減1分,為14年新低,...

連5升!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重貼現率達1.875%

央行今下午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創下連5升的紀錄,重貼現率達到1.875%。央行從去...

缺蛋是產業鏈根本問題! 他籲財團跟政府要介入:不是給你5千小孩趕快生一生

最近真的有感受到買不到蛋,去大賣場搶到一箱30顆,儼然成為英雄;都不敢看標價,30顆280,一顆已經堂堂逼近10元(原文日期寫於3月7號)。

4月起 電價平均調漲11%

經濟部拍板,四月起電價將大幅調漲,平均每度電單價來到三點一一五四元,漲幅高達百分之十一,漲幅之高歷年罕見,其中住宅、商業...

宏國傳斷交危機 台宏FTA是否終止仍待觀察

宏都拉斯傳出將與中國大陸建交,恐再釀成與我國斷交危機。而台灣與宏國2008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可能終止備受...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