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降了!11月CPI年增率2.35%九個月新低 外食費半年新低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35%,較上月年增率大幅下降0.39個百分點,也是自今年2月、九個月以來最低。但扣除蔬果及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2.86%、及17項民生物資平均年增6.53%,雖然雙雙較上月下降,但漲幅仍不低。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國際原物料雖走跌,但台幣貶值仍大,輸入型通膨壓力尚未紓緩,但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國內物價壓力已慢慢趨緩。
好消息是外食費年增率5.81%,近半年最低。曹志弘表示,近三個月外食費月增率都小於0.2個百分點,已貼近長期月變動0.15個百分點,這波漲勢接近尾聲跡象。
主計總處調查,11月CPI較上年同月漲2.35%,主因外食費、肉類、蛋類、水產品、家庭用品及娛樂服務費用上漲所致,惟水果、蔬菜、油料費與通訊設備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若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核心CPI漲2.86%。
七大類觀察,上漲最大者仍是食物類,年漲4.12%,其中蛋類及肉類仍受飼養成本提高影響,價格分別上漲24.81%及5.79%,加上水產品、調理食品、外食費及乳類各漲6.23%、5.90%、5.81%及4.20%所致,惟水果及蔬菜價格下跌6.02%及4.06%,抵銷部分漲幅。
此外,隨防疫管制措施逐漸放寬,休閒娛樂相關消費需求持續上升,娛樂服務費較去年同期上漲5.12%,漲幅較上月持續升高,漲幅是14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整理出11月查價的368個項目群,上漲幅度較大者包括雞蛋漲27.81%、鮭魚漲 25.65%、國外旅遊團費
漲23.58%、沙拉油、調理油漲15.40%、旅館住宿費漲13.59%、中式早點(如燒餅、飯糰)漲 10.69%、西式早點(如漢堡、三明治)漲 9.44%、糕餅點心漲 8.67%、麵包漲 8.51%、豬肉漲 6.75%、中式米食(如便當、滷肉飯)漲6.05%、鮮奶漲 5.06%等。
其他價格持平者則有天然瓦斯、公共汽車票、捷運車票、門診基本部分負擔、公立高中職學雜費等。價格下跌明顯者則有香蕉跌40.51%、萵苣菜跌20.36%、行動電話跌9.38%、電腦跌7.46%、95無鉛汽油跌3.05%等。
▪ 知名投資客劉媽媽「東區店王」又空了 不降反漲開60萬元求租
▪ 台灣建商怎麼沒爆炸? 專家:央行不愧是超級A
▪ 4間有1間!老屋交易夯三主因 「貸款變容易了」
▪ 房價、物價飆升! 2023年房市代表字不意外是「漲」
▪ 2023平均地權對戰新青安 房仲:明年這產品難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