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發票中500入帳變5萬!隔天銀行「校正收回」 中獎人哀鴻遍野

竹北天坑又現「裂縫圍城」 居民諷神預言:說好的改善呢

新光金改選前48小時 吳東進、吳東亮大和解能化為共治?

不妙!明年企業加薪總幅度平均4.1% 明顯少於去年同期

企業明年的調薪意願如何?示意圖/ingimage
企業明年的調薪意願如何?示意圖/ingimage

企業明年的調薪意願如何?根據yes123求職網今(6)日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目前有44.2%的企業表示,明年沒有任何加薪計畫,也代表明年有加薪計畫的資方,仍佔了55.8%,但明顯低於去年同期調查的68.1%,創六年來新低水準。且這當中46.9%的企業,仍然屬於「針對績效,採部分員工加薪方式」;僅剩8.9%才是「不論績效,替員工全面加薪」。

此外,調查也顯示,不論加薪原因為何,2023年企業計畫調薪「總幅度」,平均值則落在4.1%,也明顯少於去年同期調查的5.7%。

若進一步以「產業別」交叉分析,明年「加薪意願(比例)」較高的行業,分別為:「餐飲住宿與休閒旅遊」(70.5%)、「運輸與物流倉儲業」(67.1%)、「批發零售與貿易」(63.5%),以及「金融保險與會計統計業」(60.3%)、「科技資訊業」(57.7%)。

至於明年有加薪計畫的企業主,在可複選狀況下,他(她)們主要考量依序為:「想激勵員工表現」(63.5%)、「怕人才流失,反映業界(同行)的薪資水準」(48.8%),以及「單純反映基本工資的調漲」(32.2%)、「考量物價水準與變化」(30%)。

其餘調薪的原因,又分別是:「反映公司本身營收的成長」(20.6%)、「出現盈餘,所以優先回饋員工」(18.1%),以及「考量全國經濟成長率」(16.3%)。

但,為了留才或徵才,也有高達九成的公司指出,會採取「獎金或分紅」的激勵策略。不過比起去年(2021年),今年「獎金或分紅」的支出:有53.3%是「持平」;有34.7%為「增加」;僅有12%是「減少」。若預估明年「獎金或分紅」的預算:仍是「持平」的,佔了50.3%;比今年「增加」的,僅佔13.1%;但比今年「減少」的,則有36.6%。

還有「薪資調整」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種方法,只是對一般員工或者對主管,企業加薪留才所給的價碼並不相同。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假如為了挽留「重要人才」,避免他(她)跳槽,對於「非主管職」員工的月薪,公司平均願意加5,236元;相較之下,如果對於「主管職」員工,企業願意加碼8,618元。

再從企業角度觀察,對於哪些職務,公司會優先「考慮調薪」呢?本次調查結果更顯示,在可複選狀況下,依序為:「業務、外勤人員」(58.8%)、「一般內勤行政人員」(34.3%)、「產線作業員」(32.6%),以及「客服或門市人員」(27.9%)、「產線、設備工程師」(26.3%)。

其次才考慮被調薪的對象,又分別是:「研發人員、軟體技術人員」(21%)、「藍領技術人員」(19.4%)、「財務會計人員」(18%),以及「行銷企劃人員」(13.9%)、「影音設計人員」(10.2%)。

上述「兔年加薪分紅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2年11月17日到12月1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在「求職者」部分,調查20歲(含)以上、畢業或役畢(免役),且目前有工作的會員,有效問卷共1,366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65%;至於「企業」部分,有效問卷共991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3.11%。

加薪 求職

延伸閱讀

美聯邦參院通過加薪防鐵路罷工案 增加帶薪病假遭否決

只存1張金融股就是加薪的開始!他:超過「這數目」開始很有感

餐飲業加薪潮來了!最高調幅20% 五集團釋出2500職缺

又沒加薪幹嘛做!職場最容易「安靜離職」星座TOP5 射手不想被綁在工作

相關新聞

南科發生壓降 聯電:部分晶圓報廢、機台重開機

南部科學園區下午發生壓降情況,晶圓代工廠聯電表示,生產受到一點影響,有部分晶圓報廢,另有機台需要重新開機,損失情況待進一...

台灣新車價比中國還「割韭菜」? 他:關稅高但額外成本少很多

多數普通人一輩子裡面,買過最貴的動產,汽車大概會是第一名。即使是平價國產品牌,也要動輒數十萬至上百萬不等。2022年台灣人均所得已經達到3萬3,565美元,折合新台幣大約102.7萬元,分期3年5載買輛國產車倒也不算太過艱難,但我們卻也很難無視和周邊國家相比新車價格明顯高昂的事實。

便宜日圓將沒了?傳日本央行6月將有大動作 他:巴菲特2原因大動作布局

老實說,受限日本央行宣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美債假危機、美元加息市場預期影響,美日硬是從133又拉回141盤旋,Y大前面賺得開心,但現在從135一路扛到140.6佈單,卻還是覺得很開心,為什麼呢?

美債上限協商若真的未過…將有 「一兆美元白金硬幣」? 專家:法理上完全可行

也就是財政部靠著1兆美元的鑄幣替換聯準會帳上的1兆美元的國債債務,達到降低債務上限的目的。聽起來很神奇,但真的可行嗎?

缺水缺電、台商回流也無奈!東鋼黃炳樺:不能放棄核能

台商回流投資台灣有哪些風險與機會?富邦舉辦2023永續大未來論壇,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蔡志宏指出,缺水與缺電將成為產業發展最大的挑戰;東和鋼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炳樺則點出2050淨零規劃不可行,現階段不能放棄核能選項。

陳其邁也受不了老舊電網!中興電能搶五千億商機?

台灣停電快成日常一部分,這等亂象真能解決?台電推出10年5千多億元的強韌電網計畫,許多老牌重機電廠的設備堪稱關鍵,究竟他們如何協助台電推動計畫?卡進這波商機對公司業務幫助多大?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