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野柳發現男屍倒臥礁岩下 身旁疑有「不明女性衣物」

太太回復國民黨籍 鍾東錦:現在我是國民黨的親友

T1聯盟/霍華德陷犯規麻煩僅得14分 雲豹主場不敵海神

爭議風險高...疫情後民眾資金需求增 民營融資公司無法管

中市法治局長李善植表示,除金融機構外的貸款、資融公司並無專法規範,盼行政院儘快指定其主管機關,設立相關明確法規,維護更多民眾權益。圖/台中市新聞局提供
中市法治局長李善植表示,除金融機構外的貸款、資融公司並無專法規範,盼行政院儘快指定其主管機關,設立相關明確法規,維護更多民眾權益。圖/台中市新聞局提供

台中市政府自六月底至今,短短半年內接到18件因資金需求,民眾委託代辦貸款,產生代辦服務費金額過高、高額違約金或是契約內容不明等爭議,相較疫情前平均1年10件的數量,增加了260%。

中市法制局表示,除金融機構外的貸款、資融公司並無專法規範,盼行政院盡快指定其主管機關,設立相關明確法規,維護更多民眾權益。

疫情後民眾對資金需求增加,不少人尋求民間代辦公司,協助爭取較高借貸金額,但卻爆發多項爭議。包含代辦公司收取過高服務費,一旦消費者欲終止代辦,即遭對方要求繳交高額違約金。

甚至有代辦業者,在契約內記載消費者授權代刻印章、代填貸款申請書等文字,導致消費者對貸款契約內容,包含最後申請貸款總金額、利息、提前還款違約金等無從知悉。

法制局消保官從爭議案中發現,代辦及貸款業者雖確實為消費者提供資金協助,但相關契約內容,卻對消費者十分不友善。包含過高的代辦服務費,有案例曾達申貸金額25%,或者即便順利貸款,業者也並不會提供足額的款項,扣款費用項目也未在契約中載明。

法制局長李善植指出,如該扣款為利息一部分,且貸款業者所收利息高於年利率16%者,依民法第205條規定,「約定利率,超過周年16%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消費者對利息超過16%部分,得拒絕繳納。

李善植表示,對於代辦契約的要點,如服務費用、違約金、每月還款金額、利息、申貸金額等,合約內容應清楚記載,提醒消費者應詳細確認內容,再簽名立約。民眾若收到貸款金額,應核對是否為申貸金額,以免業者不當收取高於法定利率16%利息,造成權益受損。

目前有明確條例規範金融機構,但卻無法適用於民間代辦、貸款、融資公司。李善植說,希望行政院能儘快指定資融公司主管機關,有效管理資融公司,維護民眾權益。

中市府提醒,民眾申貸金額亦應符合自己所需,勿輕信代辦業者說明,以高過自己需要金額申貸,因其意謂著,以申貸金額為計算基礎的代辦服務費用、每月返還分期款,及提前還款違約等金額都會跟著提高。

消保官康馨壬表示,消費者如有消費疑義,可於機關上班日以手機、室話直撥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諮詢,如需申訴亦得上網「https://www.consume.taichung.gov.tw/1209363/Nodelist消保園地」,由市府消保官協助爭取權益。

疫情 利息 消保官

延伸閱讀

遊客訂2800元阿里山民宿 到場傻眼批評:這工寮!

曾辦S2O惹議業者再邀外國藝人 消保官:購票前應評估風險

外送平台訂閱制爭議 北市法務局促兩業者刪霸王條款

花園夜市射汽球被索5200元惹議 南市府有動作了

相關新聞

央行升息台銀開第一槍!調升存款利率 1年定存利率逾14年新高

央行23日決議升息半碼、利率連5升,國銀龍頭台灣銀行今天宣布,自27日起調升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調高0....

連侯友宜都被盜圖 唐鳳:協助解決臉書詐騙問題

Google、Meta(facebook)假帳號及詐騙事件頻傳,詐騙集團甚至盜用了新北市長侯友宜的照片並合成賣藥,讓侯友...

信用卡繳學費家長不愛0息分期 他豪刷百萬學費一次付清

農曆年剛結束,學費季緊接著而來,雖然近年很多家長已經改用信用卡繳學費,但根據發卡行統計家長們最喜歡的方案,結果卻讓不少人...

獨/公股金融高層人事異動 沈榮津掌台灣金控董事長

內閣改組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敲定,行政院今(2)日核定台灣金控董事長異動人事案,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任台灣...

熱錢瘋狗浪 台幣閃見29字頭

台股指數昨(31)日大跌228點,新台幣匯率持續激情演出。熱錢昨天瘋狂匯入15億美元,新台幣匯率盤中一度闖破30元大關、...

彭博訪調:台灣今年不會升息 台美利差可能擴大

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大多預測,為支持成長,台灣央行今年都不會升息,維持利率在1.75%。但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已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