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第四代核能技術 謝曉星坦言處理「這問題」最難

中研院今天發表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內容提及要導入第四代核能技術,也有立委問及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SMR)技術,原能會主委謝曉星表示,SMR是新的優勢,核研所已有進行相關研究,但須克服高階核廢料問題,也須研擬管制法規,但他坦言,核廢處理確實是台灣很大的問題。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布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立法院今邀請原能會主委業務報告。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指出,中研院淨零科技建議書有兩處建議與原能會有關,包含對各種第四代核能技術審慎評估,如果應用在核能安全和核廢料處置可明確解台灣民眾問題,應在考慮與民眾充分溝通後導入;另要密切注意核融合商轉發展,在適當時間點啟動建立規範,與全球同步引入核融合技術,協助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
對於導入第四代核能技術,謝曉星表示,如果國家能源政策有往核能走,「我完全同意」,但站在管制機關立場,已審慎評估第四代核能技術,但未來能否落實,必須克服高階核廢料問題,如果核廢料減少會更有利。他坦言,現在台灣最大問題仍在核廢料處理。
至於核融合的發展,謝曉星表示,核融合核廢料非常少,核種半衰期也非常短,確實是解決環境問題的終極目標,風能、太陽能也是核融合產物,但相較於SMR,核融合發展相對悲觀,因為所消耗資本極大,不過核廢很少、半衰期很短,不過原能會已有在做相關研究,但目前非針對發電,而是做其他用途。
民進黨立委陳秀寶也提到,國際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討論度越來越高,8月傳出美國批准SMR設計,該技術最快2030年可進入商轉。謝曉星回應,SMR是現在新趨勢,核研所已有進行研究與相關研製。
不過謝曉星指出,SMR仍會產生核廢料,核廢料的多寡則取決於功率、使用燃料,目前尚無定論,2030年要商轉也沒那麼簡單。他也說,SMR不只是將大型電廠比例縮小,在安全性、滿足物理原則等兩個情況下,設計並非這麼簡單,未來若要使用SMR,仍待研擬相關管制法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