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學生露營被教官罰跪「老師在哪?」 家長批學校甩鍋

餐飲傳奇!「鼎泰豐」創辦人楊秉彜辭世 享耆壽96歲

台南88槍擊案再追共犯 幕後指使者王文宗收押

通膨可控?央行總裁楊金龍:若新台幣平均貶6% CPI最多增0.3個百分點

央行總裁楊金龍(中)上午出席中研院經濟所60周年所慶暨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以「台灣的通膨與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曾吉松/攝影
央行總裁楊金龍(中)上午出席中研院經濟所60周年所慶暨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以「台灣的通膨與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曾吉松/攝影

全球高通膨籠罩,在新台幣貶值下,又加深輸入型通膨壓力,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29)日赴中央研究院專題演講表示,今年新台幣貶值,雖會增加進口原物料及商品成本,但影響國內通膨尚屬可控,央行估算,若今年新台幣平均貶值6%,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影響為0.15至0.3個百分點。

楊金龍今出席「中研院經濟所60周年所慶」並受邀以「台灣的通膨與貨幣政策:回顧與展望」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楊金龍指出,1960年代中迄今,全球通膨狀況經歷4個時期,第一是兩次石油危機,1960年代至1980年代的大通膨時期(Great Inflation);第二是全球化下,1980年代至2007年的通膨大溫和時期(Great Moderation);第三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至2020年的低成長、低通膨之長期停滯時期(Secular Stagnation);第四是去年至今,美中衝突、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導致通膨再起。

他認為,國內通膨走升,主要是受供給面因素影響,且有4大因素。第一,台灣屬小型開放經濟體,物價易受國際因素影響;第二是2021年通膨率受疫情影響,供給面及基期因素影響而走升,CPI、核心CPI年增率分別達1.96%、1.33%。

第三,今年以來,全球供應鏈瓶頸尚未完全紓解及俄烏戰爭,進口原油及糧食等價格攀升,使國內物價大漲;第四,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主要來自國際原物料及商品行情上揚;而今年新台幣貶值雖亦增加進口原物料及商品成本。

楊金龍指出,今年前10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1.17%,主因新台幣對美元較上年同期貶值5%,致以新台幣計價進口物價漲幅升為17.10%;估計將使今年CPI年增率上升0.12~0.25個百分點。他進一步提到,若今年新台幣平均貶值6%,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影響為0.15至0.3個百分點,但台幣貶值造成輸入性通膨的程度尚屬可控。國內通膨尚屬可控。

他表示,央行預期明年台灣通膨率為1.88%,明年國際景氣趨緩,制約台灣出口與投資動能,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2.9%,央行預計在12月理監事會將會修正最新經濟數據預測,今天下午主計總處也會有新的預測數。

楊金龍也說,今年以來通膨超乎預期,歐美通膨創新高,外界擔憂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重現,台灣面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是否會走向停滯性通膨有待觀察,但台灣是高度開放小型經濟體,容易受到全球經濟循環影響,央行因應上還是以貨幣政策對抗通膨為主,面對高度不確定性經濟環境,央行會密切關注,採取適當貨幣政策降低衝擊,追求物價穩定、經濟成長。

通膨 新台幣 消費者物價指數 楊金龍

延伸閱讀

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日前辭世 今早舉行追思禮拜

楊金龍:再次出現金融風暴的可能性不高

央行12月再升息? 楊金龍:不一定要跟進美國

央行總裁楊金龍看台灣明年低成長低通膨 今提三建言

相關新聞

連5升!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重貼現率達1.875%

央行今下午召開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創下連5升的紀錄,重貼現率達到1.875%。央行從去...

缺蛋是產業鏈根本問題! 他籲財團跟政府要介入:不是給你5千小孩趕快生一生

最近真的有感受到買不到蛋,去大賣場搶到一箱30顆,儼然成為英雄;都不敢看標價,30顆280,一顆已經堂堂逼近10元(原文日期寫於3月7號)。

4月起 電價平均調漲11%

經濟部拍板,四月起電價將大幅調漲,平均每度電單價來到三點一一五四元,漲幅高達百分之十一,漲幅之高歷年罕見,其中住宅、商業...

宏國傳斷交危機 台宏FTA是否終止仍待觀察

宏都拉斯傳出將與中國大陸建交,恐再釀成與我國斷交危機。而台灣與宏國2008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可能終止備受...

核2停機 未來數月供電走鋼索

核二廠二號機昨天傍晚六點正式停機解聯,時值夜尖峰時間,所幸天氣涼爽,經過燃氣、抽蓄水力發電調度後,備轉容量率仍有百分之十...

軍公教調薪有譜 水電恐漲

台灣民眾痛苦指數有解嗎?昨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首度鬆口,指出若民眾實質所得下降,又面臨物價上漲壓力,生活更辛苦,軍公教若...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