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假會泡湯?東北風影響一路濕到中秋 這區恐賞不到月了

工研院院士倡議:成立淨零碳排永續基金 促淨零技術產業化

工研院第11屆院士會議,邀請多位重量級代表針對2050淨零排放議題提出建言,院士們均倡議發起成立淨零永續基金,協助淨零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圖前排左起為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院士朱志洋、陳興時、鄭崇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院士施振榮、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工研院院士虞華年、林耕華、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圖後排左起為工研院行銷長林佳蓉、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工研院新科院士李謀偉、王伯元、海英俊、蕭慈飛、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工研院首席技術專家吳誠文、工研院創新長劉佳明。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第11屆院士會議,邀請多位重量級代表針對2050淨零排放議題提出建言,院士們均倡議發起成立淨零永續基金,協助淨零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圖前排左起為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工研院院士朱志洋、陳興時、鄭崇華、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院士施振榮、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工研院院士虞華年、林耕華、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圖後排左起為工研院行銷長林佳蓉、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工研院新科院士李謀偉、王伯元、海英俊、蕭慈飛、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工研院首席技術專家吳誠文、工研院創新長劉佳明。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11日舉辦第11屆院士會議,針對產業應對2050淨零挑戰、帶動創新商業模式,培育綠領人才等議題進行討論。工研院院士倡議發起成立淨零碳排永續基金,協助淨零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對地球永續做出更大的貢獻。工研院院士均表示,淨零碳排永續基金將借重國際創投經驗,尋找全球創新的技術,並以一定比例支持國內研發機構發展,也會運用院士交流平台持續討論,儘速提出具體執行方案。

淨零永續議題持續受到關注,各國領袖現齊聚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為全球實現脫碳而努力;工研院院士會議也以「淨零永續之國際趨勢與推動零碳轉型的作為」為題,匯聚多位產業領袖智慧,共商減碳大計。工研院院士均認為,需從技術、政策與市場三方面進行創新,配合能源轉型,從節約能源到提高能源效率,投入研發零碳電力,降低電力排碳係數,才能協助企業達成淨零目標。

尋找碳排來源 發揮智慧、綠色與合作精神

在技術方面,院士們建議產業可透過精準的盤點與分析,尋找碳排主要來源來切入,發揮「Smarter、Greener、Together」的精神,亦即更智慧地尋找創新技術,提供更高效率減碳的整合服務;秉持更環保、更綠色的經營理念;企業互相合作,一起執行來應對淨零排放的挑戰。

在政策方面,能源來源的多樣化,也是院士關注重點。院士指出,能源價格容易受短期事件影響,建議政府應思考30年以上之長期淨零議題,分散能源分配比重,提早因應能源價格波動問題;此外,想要降低碳排放,首要為節能、提高能源效率,例如:企業可透過綠建築拓展節能,以台達總部為例,從1999年投入綠建築,至今已比先前節省電力達三分之一;其次,在尋找新能源,如氫能、SMR均可納入思考範疇,如此可兼顧企業競爭力並顧及環境保護。

政策引導創造內需 建議投資抵減協助轉型

院士也希望政府展現決心、領先作為,例如設定時程,推動公務辦公室全面導入綠建築、公務車電動化、電動公車等。並長期政策投入,初期以政策創造內需市場,長期則導引企業將技術輸出國際;至於中小企業投入淨零轉型的困難,院士也提出,可參考過去投資或研發抵減方式,並加上銀行進行融資協助,讓企業不分大中小,都能轉型成功。

設計機制 讓排碳成本內部化

市場方面,院士認為,淨零排放不單純是技術問題,還必須設計機制來引導,將碳排的外部成本內部化,讓技術跟商業模式匹配,因此法規與環境建立是重要的關鍵。以玻璃為例,因玻璃價格低,市場應用很普遍,但玻璃製造碳排高,因此政策上需設計機制,將排碳成本納入整體成本,才能引導產業往淨零的方向走。院士建議,由政府來整合,工研院協助國營事業建立示範基地,務實地進行演練以成為可供產業參考的成功範例。

技術研發不能脫離人才,在人才培育上,院士指出,可由工研院提出具體研究主題,與學校優秀教授合作,企業配合資源以鼓勵投入。院士也建議工研院可與教育部和國科會合作,從教育開始,提供人才誘因,培育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人才,提高社會認知。

參與院士會議的包括: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亞力電機總裁楊振通、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會榮譽主席及資深顧問虞華年、榮剛集團創辦人陳興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機工程學系雷神講座教授王康隆、台灣塑膠公司董事長林健男、中央研究院院士林耕華等重量級大老,以及新科工研院院士,包括中磊電子榮譽董事長王伯元、長興材料董事暨資深顧問蕭慈飛、台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院長劉文雄亦出席與會。

院士 工研院 台達電

延伸閱讀

工研院院士:盼政府支持水下及生物科技

工研院頒第11屆新任院士 蔡總統期許以科技力提升競爭力

IC設計不如預期 工研院下修今年半導體增幅至15.6%

工研院眼疾新藥技轉信力

相關新聞

外銷訂單連12黑 今年不妙…全年已確定衰退

經濟部昨(20)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因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續存,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8月外銷訂單金額...

電價凍漲 台電累積虧損估近4千億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三.一一五四元,不過,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

勞保就算繳了一輩子!「 這三種人」退休也領不到老年給付

繳了一輩子的勞保,退休時還領不到老年給付?

新光金大公主吳欣盈 比利時舉行浪漫城堡婚禮

新光集團大公主、立法委員吳欣盈在今年2月產下一子之後,在台北時間9日與出身比利時貴族的丈夫雷諾(Renaud van d...

基本工資上調「他們卻變相減薪」 苦主現身自稱豬狗不如

行政院核定本次基本工資調整方案,自2024年1月1日起,月薪調升至2萬7,470元,時薪調升至183元,調幅約4.05%。隨著人力成本上升,明年物價恐怕也會繼續上漲,PTT網友哀怨表示,「房價又要漲了」,也有人直言,月薪3萬左右的族群不只無法調薪,還得負擔通膨壓力,可說是最慘的一群人,根本是變相減薪。

吳東亮:歐美市場尚未回溫 景氣恢復拖至明年之後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天表示,歐、美和中國等市場尚未回溫,連帶影響台灣出口表現,但台灣產業具備韌性,待明年通膨降溫、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