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菲兩國工總再度聚首 產業論壇開幕星光熠熠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期許,面對瞬息萬變全球環境,臺菲可有效整合商業模式,臺灣擁有堅實科研實力,菲國有充裕勞動力與龐大市場,雙方可透過合作定有助後疫時代開創新局。工總/提供
工總理事長苗豐強期許,面對瞬息萬變全球環境,臺菲可有效整合商業模式,臺灣擁有堅實科研實力,菲國有充裕勞動力與龐大市場,雙方可透過合作定有助後疫時代開創新局。工總/提供

隨著我國邊境管制逐漸鬆綁,菲律賓最具影響力的商會,菲律賓商工總會(Philippine Chamber of Commerce & Industry , PCCI) ,在經濟部大力促成下率團赴臺,與工業總會共同舉辦「2022臺菲產業鏈結高峰論壇」。

論壇由工總理事長苗豐強及PCCI副會長Perry Ferrer主持,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徐佩勇大使、菲律賓貿工部次長Ceferino S. Rodolfo、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Silvestre H. Bello、亞太產業合作委員會菲律賓分組召集人楊克誠及副召集人許介立、工業技術研究院永續資深策略長張超群、菲律賓半導體協會、資訊工業策進會等眾多產、官、學代表,均出席上午的開幕典禮。

苗豐強致詞時表示,臺灣和菲律賓長期擁有穩定經貿關係,2021年雙方貿易總額達到約90億美元,菲律賓亦是臺灣第十五大貿易夥伴,苗豐強也期許,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環境,臺菲可以有效整合商業模式,臺灣擁有堅實的科研實力,而菲國充裕的勞動力與龐大市場,如此一來便能發揮加乘效果,透過合作定有助於在後疫時代開創新局。

Perry Ferrer提到,臺灣是菲律賓第8大貿易夥伴,長期維持穩固的經貿合作關係,菲律賓近年正逐步完善基礎建設、外人投資法規,積極實踐數位轉型,在後疫時期也有十分強勁的經濟成長動能,Perry Ferrer也表達誠摯的邀請,盼更多來自臺灣的產業夥伴赴菲投資,拓大合作,延續互惠互利的台菲友誼。

陳正祺表示,臺灣和菲律賓在經貿、投資、教育等方面往來密切,在新南向政策的實施下,臺灣持續和菲國發展更友善的關係,更透過「亞太產業合作推動委員會」此平台,加深雙方產業交流,並促成27項MOU的簽署。臺菲2021年的貿易總額成長17%,菲律賓政府正積極鼓勵廠商投入智慧產業、智慧醫療與智慧農業等等,與我國推動數位化、智慧化的方向一致,臺灣正積極運用數位科技創新的優勢,與國內硬體設備、智慧化軟體系統互相結合,來協助臺商於新南向國家的數位轉型與發展,陳次長也期許雙方未來可深化投資關係,促成更多的產業合作實績。

本次論壇更添兩項合作案,分別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菲律賓武端市達成的智慧醫療合作,以及,臺灣蓋婭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與School for Experiential and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SEED)在智慧農業領域之人才培訓計劃。

由於菲方在上屆論壇中,提出健康和生命科學領域雙邊合作的可能性,後續在資策會的協調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代表我國醫衛產業前進菲律賓,與武端市政府簽署智慧醫療合作備忘錄,共促臺菲醫衛產業合作交流,並為武端市打造為市民負擔得起的優質醫院,成為高品質的美好城市。此案也成為臺菲論壇在醫療產業合作的首例。

另一方面,蓋婭與SEED 也將展開永續與韌性農業產業鏈與人才培訓合作。蓋婭是一家運用仿生農業技術生產蔬菜的公司,長期以來積極推動我國農業技術新南向,除了臺灣外,更推廣至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與臺灣氣候環境相似的菲律賓。期望透過本次技術轉移與實踐應用,協助菲律賓農業升級,亦有助於我國整廠輸出,開拓新商機。

數位轉型風潮席捲全球,新興的轉型方案應運而生,菲律賓更在今年公布的全球數位競爭力排名中成長2名。有鑑於此,今年論壇主軸為「後疫新常態,臺菲產業共推數位轉型」,不僅邀請工研院的張超群永續資深策略長分享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下臺灣產業的機會,也啟動了「資訊電子創新應用」、「機械產業」、「工業區與智慧園區」、「創新與創業」共四個分論壇,配合論壇主軸,分就數位科技轉型、臺菲智慧製造夥伴關係、數位園區再生能源推動、數位醫療創新分享進行探討。在後疫的轉型之路上,臺菲產業已做好蓄勢準備。

菲律賓 農業

延伸閱讀

數位轉型受國際肯定 中信總座陳佳文獲IDC「亞太年度CEO」

T1聯盟/差點回菲律賓 布銳克曼太愛高雄再當海神

台灣成功海放稀有巨口鯊 並取得北游210小時珍貴紀錄

菲律賓「防作弊之帽」:創意或教育失敗的正反辯論

相關新聞

首爾公寓價格暴跌近「腰斬」…台灣房價才是神話? 兩原因:多數人也不希望泡沫化

過去全世界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首爾永遠在漲」。

美商會白皮書 嚴批我能源政策:能源轉型落後衝擊國家安全

台灣美國商會昨公布「二○二三台灣白皮書」,對於政府能源政策用詞嚴厲,認為台灣能源轉型進度「遠遠落後」,不但影響產業發展,...

南科發生壓降 聯電:部分晶圓報廢、機台重開機

南部科學園區下午發生壓降情況,晶圓代工廠聯電表示,生產受到一點影響,有部分晶圓報廢,另有機台需要重新開機,損失情況待進一...

台灣新車價比中國還「割韭菜」? 他:關稅高但額外成本少很多

多數普通人一輩子裡面,買過最貴的動產,汽車大概會是第一名。即使是平價國產品牌,也要動輒數十萬至上百萬不等。2022年台灣人均所得已經達到3萬3,565美元,折合新台幣大約102.7萬元,分期3年5載買輛國產車倒也不算太過艱難,但我們卻也很難無視和周邊國家相比新車價格明顯高昂的事實。

便宜日圓將沒了?傳日本央行6月將有大動作 他:巴菲特2原因大動作布局

老實說,受限日本央行宣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美債假危機、美元加息市場預期影響,美日硬是從133又拉回141盤旋,Y大前面賺得開心,但現在從135一路扛到140.6佈單,卻還是覺得很開心,為什麼呢?

美債上限協商若真的未過…將有 「一兆美元白金硬幣」? 專家:法理上完全可行

也就是財政部靠著1兆美元的鑄幣替換聯準會帳上的1兆美元的國債債務,達到降低債務上限的目的。聽起來很神奇,但真的可行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