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貨幣發展不能等 陳冲:貨幣競爭也是貨幣戰爭

在台北談數位人民幣的進展,好像政治不正確,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不妨先看看美國白宮今年上演什麼重頭戲?
今年3月,俄烏戰爭開打不久,白宮幾乎無日不談戰情,3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居然破例,沒提烏克蘭,而是簽署了一份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的行政命令,新聞稿特別表明這是前所未有(first-ever)、政府整體(whole-of-government)的舉措,在前線吃緊,拜登竟然有此閒情逸致,顯然並不尋常,命令後段又特別提到聯準會一向興趣不大的數位主權貨幣(CBDC);陳冲說,合理的懷疑,這異常的舉動,應還是與戰爭引發的戰略攸關。
果不其然,半年後的9月12日白宮又發出長篇大論的政策說明,強調數位資產的重要,在結尾又祭出跨部會推動CBDC的大戲,認為不僅有利於支付系統、跨境交易、普惠金融,而且耐人尋味地指出,可以強化美國在全球金融的領導地位、支持有效的制裁(sanction)。
顯然在對俄金融制裁過程中,以及最近台海危機的沙盤推演中,美國意識到在數位主權貨幣的競爭下,如果落後,將增加金融制裁的困難,而且可能擴大貨幣戰爭失敗的風險。
相信世人記憶猶新,俄烏戰爭爆發後,除軍事戰外,美國較大的動作是對俄國的金融制裁。而最具威力的制裁,首推將主要俄國銀行「踢出」在SWIFT外,同樣的制裁,美國自然會盤算,對北京是否有效?
包括經濟學人雜誌在內的西方財經媒體,早有評析,中美如在亞洲啟動軍事戰,勝負難料(類似論述不少,例如Danger zone;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但如發生金融戰,則是美國穩操勝券,那拜登何需緊張?
回首20世紀美元吃香喝辣的情景,各國均看在眼裏,2009年周小川一篇國際貨幣體系意見的宏文,四平八穩,也道出眾人心聲,但引起歐巴馬抨擊(上駟出手 ) 。其後2014數位人民幣展開研發工作,由無到有,現正積極測試中;2015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開始建置,2016年人民幣加入SDR,一個新的國際準備貨幣,漸漸成形。
陳冲說,如果金融戰開打或發動金融制裁,盤點手頭武器,北京比莫斯科更不好相與,美方對目前享有的金融優勢,難免感到不安。最近上海合作組織集會,儼然東方北約,也為去年擴大規模的m-Bridge(已有BIS、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及人民銀行加入),奠定數位貨幣跨境支付的基礎。
說來諷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債權國,面對可能的金融戰,對手是全世界最大進口國,且是全球最大債務國,居然難以金融自主,處於劣勢 。本來債主怕債戶,早有先例,而且美元在印鈔、平台、貿易結算,原就坐擁優勢,2021年初,北京欲擺脫SWIFT成立的金融網關信息服務公司(FGIS),仍然需SWIFT持股半數,所以短期內在金融訊息與資金平台方面,尚不能做到完全獨立運作,但2025年後,金融戰的基礎建設,如轉向對北京有利,恐怕就是白宮9月12日發布新聞背後的隱憂。
誠如Hoover Institution的分析,數位人民幣DCEP必然改變地緣經濟的風貌(transforming the geoeconomic landscape),當數位人民幣真正啟用,很多國家加入跨境支付,不只地緣經濟,地緣政治、軍事都會有極大影響。白宮應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會在戰雲密布的2022兩度示警。
陳冲說,我們政府應急起直追,在數位貨幣研發上展示實力(不論是CBDC或DCEP),表現一下數位科技水準,顯示可以擔任「盟友non-NATO ally」的價值,不應是只有乞憐,期待同情票而已。
▪ 租金連漲25個月!專家:囤房稅拍板、房東磨刀霍霍
▪ 「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 這間套房讓眾人驚嘆:空間用到極致
▪ 社區汽車位能停機車嗎? 多數人不贊成:會變垃圾堆
▪ 政院推囤房稅2.0 賴正鎰:羊毛出在羊身上、選民別被騙了
▪ 台鐵通勤族必看 北北基桃這些車站房價只要千萬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