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統計出爐…新南向收益 超越大陸
CRIF中華徵信所昨(16)日發布報告指出,今年第1季整體上市公司認列新南向轉投資收益高達1,621.8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560.8億元,大幅成長187.5%;反觀整體上市公司今年第1季認列大陸轉投資收益僅1,026.4億元,較2021年同期衰退10.6%,顯示上市公司在新南向與中國大陸兩大地區的轉投資收益消長出現了很大的轉折變化。
CRIF中華徵信所指出,上市公司首次出現新南向投資收益彎道超車中國大陸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新南向投資與中國大陸投資呈現黃金交叉的起始點;至於上市公司第2季投資收益中國大陸投資收益,即使有鴻海集團支撐,也很難維持2021年同期的1,426億元水準,且不排除投資收益可能下滑至1,200億元左右。
CRIF中華徵信所表示,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市場皆認為新南向投資也同步啟動,但是從2015年至今,台灣對新南向和中國大陸投資比較來看,其實並不如想像的快。新南向真正啟動的轉捩點在2021年,除了疫情的影響,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不但沒有放鬆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且在半導體產業上進一步壓迫中國大陸發展空間,使得台灣企業明顯感受到全球供應鏈的趨勢,朝新南向國家靠攏。
這也使得國內大型企業在新南向國家的布局快速升溫,2021年對新南向投資金額呈現爆炸性成長105.9%,投資金額爆增到58.2億美元,再度刷新單年投資金額歷史新高。
企業2021年對新南向投資金額與對大陸的投資金額相差不到3,50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對新南向投資金額20.6億美元,首度超越對中國大陸投資金額17.9億美元,為新南向投資取代中國大陸的趨勢揭開序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