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出口創次高 連24紅

財政部昨(8)日公布6月出口422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年增15.2%,連24個月正成長,也是近十年來最長一次正成長;累計上半年出口2,466.8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9.2%。展望未來,預估有望寫下歷年最強7月出口。
進口方面,6月進口為375.6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19.2%;累計上半年進口2,189.7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4.8%。進、出口相抵,上半年出超27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36.5億美元。
展望未來,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說,按季節性走勢,7月出口預估可介於417億美元到428億美元之間,可望寫下歷年最強7月,年增率約10%-13%。
然而,大陸疫情再度升溫、主要國家PMI弱勢擴張、國內指標廠商展望轉保守,再加上去年高基期挑戰,第3季出口年增率將處於緩降坡,第4季年增率將降至8.9%,按照主計總處上次預測,全年出口成長估約14.6%。
蔡美娜表示,雖然目前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壓力及新冠疫情這些變數持續影響,加上全球經濟壓力,但我國6月出口表現可說是相當出色,而如此亮眼表現可歸納出四大層面。
首先,車用電子及高效能運算的科技創新及數位發展帶動了終端產品晶片的擴增;其次則是出口產品價格調漲起到支撐作用;第三為出貨遞延效應;最後是進入美系品牌行動裝置的積極拉貨周期。
另外,從各貨類觀察,蔡美娜表示,受到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與數位轉型趨勢持續推升晶片需求,電子零組件6月出口達172.7億美元,年增率19%,連續38個月正成長,創下歷來第二長的上升周期。
資通與視聽產品受到需求趨緩,雖雲端資料中心的建置推升伺服器與網通產品的出貨,不過6月年增率僅9.1%,與疫情爆發以來平均都有兩成年增率相比明顯有落差。光學產品當中的鏡頭雖有好轉,但消費性電子的市況相當疲弱,拖累面板價格重挫,年減25.7%,呈現連續八個月下降。
在傳產貨品方面,礦產品的表現最佳,受各國相繼解封、進入交通運輸及旅遊旺季,國際間的用油需求大幅增加,進而鞏固原油的高檔行情,因此6月的礦產品年增率高達1.1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