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台電降壓卻稱「必然物理現象」 專家:不是違規就是說謊

由於林口二號機破管、抽蓄水力大觀與明潭各有機組發生故障,全台供電在廿八、廿九日備轉容量率分別逼近4%、3%,也遭爆料台電執行降壓,不過台電卻解釋,是因為氣溫偏高時,線路電壓增大,線路末端電壓會有略為下降情形,是「必然物理現象」。這番解釋遭知情人士投訴批評,台電「用物理現象掩蓋人為降壓」,背後若不是違規操作,就是隱瞞真正的備轉容量率。
媒體報導指出,近日台電降壓避免限電,台電澄清,隨著高溫時用電量增加,導致線路潮流增加、線路電壓將增大,造成線路末端的電壓會有略微下降的情形發生,是「必然物理現象」。
但有電業員工投訴,台電是蓄意避而不談「實施降壓措施」,故意以物理現象的壓降來混淆視聽。
電業員工表示,線路末端的壓降狀況,以物理現象而言,有兩種情況:當線路長末端就會產生壓降,以及用電量大的時候也會產生壓降。但是,台電也能在源頭實施降壓操作。電業員工說,當線路末端本身就會有壓降、加上天氣熱負載重時的壓降,當台電在源頭又實施降壓,對線路末端來說就非常吃力、甚至造成損傷。「台電的澄清,與現場人員的專業知識都不同」,電業員工表示,內部人員都知道,台電在今年以來,確實已經在源頭實施數次降壓操作。
根據「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執行及通報機制,執行降低電壓3%運轉,必須符合「備轉容量率在6%以下」,而今年台電已經實施數次降壓,在官網的歷史紀錄上,今年卻只有一次備轉容量率低於6%,電業員工指出,如果官網每天公布的備轉容量率是「正確可信的當日負載尖峰時的備轉容量率」,那麼今年只有一次低於6%,代表台電違規實施降壓數次;但是,其實若觀察官網首頁的供電燈號儀表板,可以看到好幾日都多次亮出橙燈,也就是低於6%,按照標準是可以實施降壓,但是官網的歷史紀錄上,卻沒有揭露,這就代表台電沒有真實揭露每日負載尖峰的備轉容量率。
電業員工表示,台電可能也會解釋說,「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並沒有提到「備轉容量率6%以上不可以實施降壓」,如果是這樣「那隨時隨地都可以降壓,還要SOP幹什麼呢?」電業員工控訴,是為了掩蓋缺電事實,多次把橙燈掩飾為黃燈,還是早就把實施降壓的SOP丟到垃圾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